應屆生剛應聘一周就辭職
應屆生剛應聘一周就辭職說明了什么?快快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應屆生剛應聘一周就辭職速看,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應屆生剛應聘一周就辭職速看
1、如果不想上班,就換個自己喜歡的工作.
因為你不想上班,說明你討厭這份工作,覺得這份工作不適合你,所以沒必要繼續做下去.
2、如果不想上班,就辭職回家休息調整一段時間.
古代打仗講究整兵再站,你不想上班,可能是長期從事某種職業,導致心理疲勞,所以與其痛苦的做下去,
還不如辭職回家休息一段時間,方可在另尋其事.
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如果直接走人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相應賠償責任會對工資金額有影響。
入職注意事項是什么?
你聽過網絡流行這樣一個段子嗎?在一次電視臺策劃會上,主任對一名實習生說:“麻煩你開完會給大家訂盒飯,按人頭,我請客。”結果該實習生認真地說:“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 這條微博被多次轉發并引起熱議。有大聲叫好的,也要嚴厲指責的。叫好的認為,就該直言不諱,堅持自己的權益,憑什么總欺負新人。質疑的指出,簡直太自我,沒有規矩。 我也是個職場新人,如果我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那我到底是該拒絕,還是該聽話呢?
“拒絕”還是“聽話”,這體現了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能力——“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我們對自己的一份確認,是我們與環境的一種互動。其目的是幫助我們捍衛利益,獲取資源。它需要通過我們的語言,行為表現出來,方可被他人接收到。當我們的自我肯定不足,我們可能會扮演“老好人”,表現出行動力不足,猶豫不決,難以拒絕。而當我們的自我肯定過分“強大”,表達方式不當,我們又很可能忽略他人的感受,變得很有攻擊性,做事不考慮后果,看上去“咄咄逼人”。
在“壓抑慎言”和“咄咄逼人”之間,是有效的“自我肯定”作用的范圍。在爭取自己的利益,又不損害他人的權益之間;在捍衛自己,又不至于遭致他人和組織的制約之間,是一份有效使用“自我肯定”的智慧。
應屆生入職必備的規矩
少說:常言道“禍從口出”。對于剛入職的職場人來說更要注意這一點。但需要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并不是讓大家不要和別人溝通交流。作為新人要尊重領導同事,見了面可以和大家打打招呼,在不影響工作的條件下可以拉拉家常,尋找一些共同的愛好,聊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這樣大家的關系會變得和睦,新人遇到不懂的問題則會虛心請教,而老員工自然也會愿意幫教新人。這里所指的少說是指新人不要摻和到別人的閑言碎語里,尤其是別人要你評論當下公司的一些人和事的時候,不要輕易發表自己的觀點,因為別人很可能會用你的話拿去大做文章,最后給自己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對于剛入職的新人來說“管住嘴”很重要。
價值體現在職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對于新進公司的員工來說也是如此。除了掌握好基本的業務能力,那么就需要新人有“新的想法”。因為公司的運作模式已經成形,老員工的一些處事方法可能也已經固化。作為新人,可以從自己的視角來重新審視一下現有的工作模式是否合理?是否有可以提升或優化的空間?這些空間是否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或者為企業增加效益?而這些新的思路,就是提升自我價值的基石。如果和老員工一樣按固化的模式走,沒有創新和改變,那么你的價值就很難體現出來,也很難幫助公司向前發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剛進入新公司,不要急于求成要體現展示自己的新想法。一方面,盲目的急于求成,會給領導產生一種對他管理能力質疑的感覺。另一方面,也會給自己樹立不必要的同級競爭對手。因此,對于剛入公司的新員工來說,可以先累積自己的這些新思路、新想法,在適時的時候表達出來,這樣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