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扎根山村28載 班級常被家長塞到"爆棚"
自古以來,人們對于教師的贊美之詞不絕于耳,教師的偉大形象早已經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其實,在我們的周圍,那些扎根山村無怨無悔付出自己最寶貴的青春的老師們更值得大家去歌頌。日前,據悉一名女教師扎根山村28年,這期間,她目送著一批又一批學子來了又走,而自己卻始終未曾離開。
在王豐珍的課堂上,孩子們學習興致頗高。
□記者樊雪婧文張琮攝影
核心提示┃郟縣茨芭鎮一隅,扎根山村28年的教師王豐珍站在簡陋的校舍前,心里裝著一個很大的夢:讓所有的農村孩子都有學上,包括智力不健全的孩子。
在她身后的高村小學里,入目的是干凈的校園,入耳的是89個孩子朗朗的讀書聲,而在一年前,這里有的只是5個留守兒童和一米多深的雜草,無人接管,瀕臨倒閉。
她曾是&ld;教育新聞&rd;,班級被家長塞到&ld;爆棚&rd;
1989年,不滿17歲的王豐珍從師范學校畢業,走上教師崗位。那一年開始,關于她的&ld;教育新聞&rd;,一個接著一個。1990年,她所帶的班級有4名學生升入縣城重點初中,這在偏遠的山村引發了不小的轟動;1996年,茨芭鎮全鄉26所小學畢業聯考,王豐珍所在吳寨小學五年級包攬了全鄉前10名中的9個;1999年,茨芭鎮中公開選拔教師,王豐珍憑借優異的教學成績和豐富的班級管經驗被破格選調到茨芭鎮中任教。
這一去,她又擔任了15年的班主任。于家長的仰慕和學生的選擇,她所帶的班級經常&ld;爆棚&rd;,王豐珍所帶的班級人數一度達到了140人。即便這樣,2007年,全縣初中調研評價考試,王豐珍的班級位居全縣七年級總評第一,超出了排名第二的全縣重點初中的&ld;實驗班&rd;9分。
調研考試成績公布后,城區學校公開選拔農村優秀教師進城任教,王豐珍成為公開點名&ld;要的人&rd;,然而,進退之間,王豐珍選擇了堅守。28年過去,她教過的學生自己也數不清,他們走出大山,考上大學,在大城市里生根,每年過年不忘的是專程來看望她。
她&ld;不怕砸招牌&rd;,臨危受命救活高村小學
問及累累碩果的秘訣,王豐珍擺擺手,&ld;沒啥保密的,就是預習復習&rd;,這在高村小學得到了印證,滿滿的校園里隨處可見粉筆手寫的復習作業。
而在一年前,這里荒草叢生,僅剩的5個孩子沒人愿意接手,不少有經驗的校長不愿意到這個瀕臨倒閉的學校去任職,怕&ld;砸了招牌&rd;,可王豐珍不怕,臨危受命當起了高村小學的校長。
雜草1米多深,她自己帶著另外兩名教師去打藥、拔除;生活垃圾較多,她硬是親自推著百十斤的翻斗車來回跑了十幾趟;學校的教學設備陳舊,她厚著臉皮去堵&ld;婆家&rd;茨芭鎮中張五營學校的辦公室,為高村學校爭取到1套多媒體教學設備;生源少,王豐珍放下骨干教師的架子親自到學生家里攀親戚、拉生源。學校缺少老師和管人員,她便吃住都在學校,除了雜務瑣事,她還執教兩個年級的數學課和一個年級的體育課。
學校日漸步入正軌,王豐珍每天的時間都被排得滿滿的。5點多起床,打掃校園,6點多,學生陸續進校,她要挨個對他們&ld;復習&rd;。10點,她要開始為孩子做午飯,擇菜、洗菜、做菜全部一手包辦。等孩子們吃完了,自己匆匆吃完飯,還要繼續準備下午的課。
她的努力有了回報,在春節前的全鄉質量抽測考試中,高村小學從接手前的總評全鄉倒數第一躍居數學第二、總評第三。
她的夢想,讓智力不健全的孩子也有學上
下課間隙,幾個特別的孩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王豐珍說,89個學生中,有5個學生智力不健全,其中,11歲的漂亮小姑娘,于幼時高燒治療不及時而留下了后遺癥;9歲的雙胞姐妹,則是因為遺傳自小就智力低下。&ld;這些孩子比正常孩子更需要教育。&rd;
原來,王豐珍9歲時也曾遭遇過一場突如其來的病魔,于治療不及時落下了&ld;病根&rd;:面部輕度癱瘓和嘴部歪斜。然而,幼年的不幸遭遇沒有讓她退卻,她曾暗暗發誓,一定要讓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ld;我比別人更懂得知識能夠改變命運這句話,他們和其他孩子一樣,應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rd;王豐珍告訴記者,農村于醫療和教育落后,智力殘障的孩子比例要比城市更高,而鄉村教育無法像城市里的特殊學校一樣,給這些孩子提供專門的教育。
王豐珍說,她想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學上,都有機會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也包括智力不健全的孩子。&ld;暫時還沒法提供給他們更好的教育,但起碼可以讓他們接受基礎教育,能夠與人交流,能夠自生活,融入社會生活。&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