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山村走出17個博士 出過一家四博士
&bsp;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追求也越來與高,尤其是身處相對偏遠、落后地區的人們,更加期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走出貧苦的大山,日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回報家鄉的養育,進而帶動家鄉的發展。近日,據悉浙江一山村走出17個博士,被稱作是&ld;博士村&rd;,引發大家的圍觀。
【山村走出17博士】這個時節,縉云縣雙溪口鄉姓潘村杏花林的杏花已經褪去。一個本村博士捐資修建村地標性風景的&ld;博士林&rd;正在建造中。
這個僅有2146人的小山村,已經誕生了17個博士,被四鄰八鄉的人稱為&ld;博士村&rd;。
古村崇文重教
出過一門四博士
姓潘村,顧名思義就是姓潘的人多,66歲的老村支書潘子加告訴錢江晚報記者,潘姓人口占了近七成。
村子建于公元1278年,村子群山環抱,村民們大多住在一條狹長的溪水邊,溪邊栽滿了杏樹,各種保留的古老風貌隨處可見。
姓潘村村口,有一座&ld;博士亭&rd;,博士亭上記錄了17個博士的求學故事,從91歲的潘鼎坤博士,到美國海洋生物研究所生態中心任首席科學家的田漢勤博士,17個博士,激勵著村里尚學的人。
在姓潘村還出現了一家四博士。
潘淑芬、潘志堅是親姐弟,兩人都是博士。姐姐潘淑芬的丈夫田漢勤,弟弟潘志堅的夫人高東紅也都是博士。目前他們一家都在美國從事科研和教育工作。
村支書潘子加說,姓潘村從宋代開始就崇文重教,漁夫樵夫都會作詩唱和。據村史記載,村里曾走出過戶部尚書1人,江浙巡撫1人。
村里設立獎學金
獎勵本村高考生
【山村走出17博士】一個小村走出17個博士,這讓縉云縣雙溪口鄉鄉黨委書記黃勇很為自豪,&ld;博士村正成為一個品牌,我們希望這種耕讀傳家的好風氣能影響更多鄉村,讓文化得以傳承。&rd;
黃勇說,姓潘村崇文重教的傳統一直在延續,從2011年開始,姓潘村每年對上重點線的本村高考生給予每人500元的獎勵。
博士田漢勤的父親田深是位受村民尊重的人民教師。父親去世后,田漢勤設立了5萬元的&ld;田深教育基金&rd;,獎勵那些優秀學生和困難學生。
黃勇告訴記者,除了這些措施,政府還出了姓潘村一些有趣的尚學的民風。
&ld;我們挖掘村里的博士內涵,不是提倡死讀書,而是展現崇德尚學的風氣,把這些附著在鄉村旅游上,應該能將文化轉化成經濟,最終達到富民強學雙豐收。&rd;黃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