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師扎根村小38年 為了學生"拋下"重病的妻子
&bsp; 人民教師,是一份養家糊口的職業,更是一份光榮的擔當。他們日復一復日、年復一年的待在學校里,辛勤教育著祖國的花朵,眼看著一批又一批學子踏進校園到離開校園,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他們早已經與學校、與學生建立起了無法替代的感情。
堅韌的&ld;石頭&rd;:患&ld;坐骨神經癱瘓&rd; 堅持站著上每一節課
從城口縣城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近五十多公里過山車般的顛簸,便到了城口縣高觀鎮的蒲池村小。返校拿成績的日子,四年一班的教室里,一位白發蒼蒼的教師站在講臺前,將&ld;三好&rd;學生與進步學生的獎狀一一地發到孩子們手中,并為每一位獲獎學生送去一份&ld;大禮&rd;‐‐一套畫筆。
58歲的范天學在這所村小扎根教書已經38年了,蒲池小學只接收一至四年級的學生,所有學生四年級讀完后都得轉去鎮中心小學繼續就讀。所以,這是范天學為四年級一班的孩子所上的&ld;最后一課&rd;,按照以往&ld;慣例&rd;,他自掏腰包,為自己的優秀&ld;畢業生&rd;準備一份實用的禮物。
下課后,學生都走光了,一位女生還在教室躊躇著。范天學以為她在等著家長來接,便也一邊修改作文,一邊陪著她等待著。十多分鐘過去,女生終于捧著一個用透明塑料袋包著的東西,紅著臉,扭捏地走到范天學面前:&ld;老師,送你的。&rd;范天學一看,袋子里是把雨傘。原來,以前放學的時候遇到下雨天,范天學總會親自用傘送沒家長接的孩子回家,一把小小的傘容納空間有限,往往把幾個學生送到家后,范天學的全身幾乎濕透了。范天學反復推辭,女生卻硬把傘塞到他手里,飛快地跑了。
受到學生的愛戴,對范天學來說并不是偶然。 1978年,20歲的范天學高中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蒲池做一名小學教師。從最初的泥土瓦房,到如今新修的校舍,蒲池小學也從最開始只有范天學一人開展教學,到現在有了4名教師。
&ld;山里太偏遠,年輕的老師不愿意來。&rd;因為人手不足,范天學除了上課,還要負責學生的日常安排、學校的設施建設等等,常常需要熬夜加班。幾年前,于操勞過度,范天學患上中度&ld;坐骨神經癱瘓&rd;,幾經治療,病情反反復復,始終不見好轉。
一次語文課堂上,正在板書的范天學老毛病又犯了,痛得齜牙咧嘴,汗水涔滿他的額頭,直不起腰來。&ld;范老師坐下來歇歇吧,看著您站著上課我們心里實在不是滋味,您還是坐下來休息休息啊!&rd;學生們心疼地說。但范天學怕坐著講課耽誤教學進度,也不方便板書,所以仍然堅持站著上每一節課。
1999年9月10日,范天學獲得國家教育部第一屆燭光獎。他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學校,對學生所付出的,不僅是在校的教育,更是生活中的幫助。
城口高觀鎮地處邊遠山區,環境條件十分惡劣,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早些年,學校還建在山上的時候,遇到生病得跑十多里山路才能到鎮醫院。而山里的孩子大多是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兒童。
一次凌晨,范天學剛利用晚上空閑時間打著燈耕完地,正在家里批改作業,&ld;砰砰砰……&rd;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了。開門一看,是范天學班上一位學生的奶奶。原來,那個孩子傍晚發高燒,到凌晨也還沒有退燒的跡象,并且開始說胡話。奶奶急了,可她一個人在家,實在沒力氣把這個半大的孩子背到十多里外的鎮醫院,只能求助范老師。
范天學二話不說,披上件外套跑出家門。接到孩子,又馬不停蹄地背起著她往衛生所趕。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終于到達了鎮衛生院。這時,他雖然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全身也被汗水打濕,但他并沒有停下休息。仍然跑上跑下幫學生掛號、繳費,然后又把學生從三樓背到一樓進行檢查,隨后又背回三樓病房。經過治療后,學生終于蘇醒了,范天學這才松了一口氣。
對于學生們來說,范天學是像父親一樣的角色,給予他們無私的關愛。在課余時間,范天學常常和孩子們呆在一起,努力減少他們心靈上的孤單與寂寞,讓學生們能夠保持活潑開朗的學習和生活態度。
2012年,范天學妻子椎尾滑脫,曾先后兩次到重慶做手術,他本應陪同治療,為了不耽誤孩子學習,妻子剛出手術室還在重癥監護室,他就離開妻子,回到學校繼續上課。
范天學對待妻子如此&ld;無情&rd;,但妻子并沒有任何埋怨,&ld; 我叫他把娃兒教好,我自己能扛住。&rd;直到現在,每每提到此事,范天學也是一臉愧疚,&ld;孩子們的學習不能耽誤,那時候又沒有老師來代課,我只能狠心離開。&rd;雖然如此,但范天學直言并不后悔。
執教的38年里,并不是沒有去更好的學校的機會,可范天學都拒絕了,&ld;這個教學點地方偏僻,學生少,教學設備相對較落后,其他老師來不一定能待得住。&rd;范天學說,自己是本地人,和學生家長都是鄰居,留下來最合適不過。況且,他早已和學生以及附近的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范天學為學校一直默默堅守,令他欣慰的是,在他和學校其他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環境變得潔亮麗了,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人數從最開始的45人增加到現在的90人,家長們都對這所村小都豎起了大拇指。
范天學沒有進過大學,非科班畢業,但他像塊無怨無悔的石頭,38年毫不動搖地扎根在蒲池小學,為無數的農村孩子開啟人生想的大門,幫助這些孩子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再過兩年,范天學也將退休,他說,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來到蒲池小學,支持農村教育。而只要孩子們需要他,他仍愿意留在這里,如同大山里永遠沉默卻堅韌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