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課教師堅守山村 以身作橋背孩子過河上學22年
時間:
kina2
兒童資訊
&bsp;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是照亮他人的蠟燭,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站在那并不寬敞的三尺講臺上為學生們傳授知識,無怨無悔,因為他們對教育事業有著無限的熱情。那么,如果一位教師在教書的22年生涯里以身作橋,背孩子們過河上學,你的第一反應又會是什么?
湖北省黃岡市河鋪鎮石頭板村,是鎮上最貧困、最偏遠的村之一,距鎮上有10多公里的山路。新昌河穿村而過,將村子分隔兩岸。一到汛期,沙灘全被水淹沒。石頭板村小學位于小河的西岸,河上沒有橋,河東的學生每天都要蹚水而過。
1994年,20歲的唐高群當上了石頭板村小學的代課教師。身高只有1米45的他,于左側肋骨先天缺失,導致&ld;駝背&rd;,但這并不影響他對這個事業的熱愛。從那時起,唐高群便開始背學生過河,一天至少兩趟,如今已經42歲的他依然每天堅持著背學生過河。
唐高群的領導、涼亭河村小學校長林高潮說,10余年來,學校曾多次考慮到唐高群身體不好,安排他到本部去教學,但因為有一些孩子上學不方便,家長要求保留教學點,其他老師又不愿意去,所以唐高群就留了下來。
這些年石頭板教學點的學生越來越少,唐高群說,他會像山里的松樹堅守大山一樣,一直守在這里,哪怕只有一個學生,只要他還走得動,他就會一直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