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大城市教育校際差距明顯 學區房價格偏高
&bsp; 教育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只有促進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才能使國家走向國富民強。日前,據2016中國教育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校際之間差距明顯,并且學區房價格嚴重偏高,對此,希望相關部門一定要引起重視,全面促進教育的均衡化發展。
中新網北京4月26日電(呂春榮)26日在北京發布的一則報告表示,中國大城市民眾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總體滿意度在提高,但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校際差距依然明顯,過半受訪者認為學區房價格嚴重偏高。
這份報告全稱為《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6)》,21世紀教育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
2015年12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委托專業調查公司對中國19個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開展滿意度調查,并與2010年所做的同類調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該調查涵蓋的全國19個重點大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重慶、天津、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濟南、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廈門、武漢、廣州、深圳、成 都、西安。調研區域主要選擇在重點大城市的中心城區,選擇對象為在重點大城市中心城區居住或工作1年以上,且有孩子或者身邊的朋友、同事的孩子在上小學或 者初中的人員,每個重點大城市按性別比例1:1隨機調研18歲-60歲之間的成年人210人,調研共收集3990個樣本。
報告指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總體滿意度,19個重點大城市基本處于中等偏上的狀態。
調查顯示,總體滿意度總分16分,其中,9個城市得分在10-11分之間,青島的總體滿意度居首,總得分10783分,高于10分的還有寧波、廈門、重 慶、天津、上海、杭州、濟南、深圳。得分在9-10分之間的分別是大連、沈陽、南京、北京、長春、廣州、武漢、成都、哈爾濱。得分在8-9分之間的是西 安。
報告稱,擇校治成效明顯,這是大城市義務教育總體滿意度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調查顯示,有16個重點大城市擇校治滿意度的提升均在10%以上,其中,廈門市在義務教育擇校治滿意度中均排名第一,西安名次為末。
不過,調查也顯示,在2010年與2015年的監測數據比較中,選擇義務教育階段校際之間&ld;差距非常明顯&rd;的比例從4064%下降至3726%,&ld;沒有 差距&rd;的比例從080%上升至338%。報告稱,&ld;經過五年努力,在縮小校際差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成效并不明顯。&rd;
校際差距突出表現在學區房問題上。報告顯示,此次調研中有5727%的人認為學區房價格嚴重偏高;2564%的人對學區房改善持悲觀態度;4276%的人認為學區房問題是校際之間差距過大造成的。
報告建議,不同地域之間教育均衡發展滿意度存在差異,呈現&ld;東高西低&rd;態勢。東北與西部地區需要汲取先進地區的有效經驗,繼續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校際差 異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多措并舉、有破有立地開展教育改革,實質性地提高薄弱學校的教育質量,管控明星學校的辦學行為,杜絕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亂象。
&ld;提升薄弱學校的教育質量,應成為今后教育主管部門工作的重點之一。學區房的癥結還是學校差距過大,縮小學校差距是解決學區房問題的治本之策;同時,也需要標本兼治,實行有效的干預和管。&rd;報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