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衛生署統計顯示:學童超重和肥胖比率的持續下降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上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因此,致使我們的周圍出現了一大批超重和肥胖的孩童。其實,胖并不可怕,經常運動、注意膳食是改善的,但是,如果一直處于超重或者是肥胖的狀態而不引起重視,后果將不堪設想。日前,據香港衛生署統計顯示:香港學童超重和肥胖比率的持續下降,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希望繼續保持。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世界肥胖日定于每年的10月11日,今年的主題為“克服兒童肥胖癥”。據香港衛生署(以下簡稱衛生署)統計,香港學童超重和肥胖比率的持續下降,有賴許多方面的努力。但衛生署呼吁市民仍需進一步努力,共同防控兒童肥胖。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香港的小學生超重和肥胖比率由2010/2011學年的21.4%,下降至2014/2015學年的18.7%,但中學生的比率同期由18.7%增至19.4%。每5名兒童和青少年中就約有一人超重或肥胖。衛生署表示情況令人擔憂,仍需進一步的共同努力。
衛生署已經聯同相關政府決策局/部門、公私營及非政府機構開展“幼營喜動校園計劃”和“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推動健康飲食及體能活動,為學前教育機構和小學營造有利健康生活方式的環境。
此外,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將為參加周年健康檢查的學生量體重,為體重不理想的學生提供進一步輔導和跟進。而衛生署召集的“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對健康的影響咨詢小組”于2014年發表報告及建議,提倡限制使用互聯網及電子屏幕產品,鼓勵兒童和青少年積極參加戶外及體能活動。
衛生署發言人表示,肥胖癥對現在和未來的健康及生活質素上會帶來負面影響,例如有較大可能在較年輕時,患上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發言人強調,除了政府及社會各界努力外,父母和照顧者的角色也很重要,不僅應留意兒童的體重,還要有健康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
據悉,2016年5月的第69屆世界衛生大會決議,按世界衛生組織終止兒童期肥胖癥委員會的建議,為了保障兒童的將來,將制定終止兒童肥胖癥的國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