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不安穩、入睡難是什么原因(2)
生活中,只有那些睡眠狀況良好的人才不會察覺這些短暫的清醒狀態,他可能只是翻個身、蓋一下被子或是起個夜,之后又倒頭睡下,且能很快地回到原來的睡眠循環中去了。但大多數孩子沒有這樣的處能力,他們需要父母的幫助幫她調到舒適的姿勢,還可能需要找到讓她繼續安睡的東西,如奶嘴、安慰物、父母的拍哄等等,才能更好地入睡。
正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孩子可能并沒有建立起一套有利的睡眠聯系(即孩子并沒有覺得自己是安全且舒適的),故而他會焦躁不安。而我們的大多數父母都如那位媽媽一樣,沒有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反而還在為自己的睡眠被打斷而苦惱、心生怨氣,可以想見,各自帶著怨氣的寶寶和媽媽,只會引發激烈的沖突。
對于偏大一些的寶寶,父母們更多關注的,是他們的作息規律問題。比如,微信后臺一位媽媽就焦慮地問:
孩子個春節期間,作息都打亂了。連午睡的習慣都沒有了。我知道強制孩子睡覺不人性,但是這樣下去也不行啊!每天晚上不到11點不睡,第二天早上又很晚才起。請問我該怎么辦呢?
這位媽媽說的是,強制孩子睡眠肯定是不行的。記得我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晉江市某幼兒園一大班小朋友在午休時間因為頑皮不肯睡,吵到其他小朋友。老師多次阻止并勸說其午睡無果之后,強行脫了孩子的衣服將孩子抱到走廊罰站。
暫且不論老師的職業道德以及這樣做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心傷害,在我看來,就孩子睡眠本身,父母和老師正因為缺乏足夠的了解和積極的應對策略,這才導致問題出現。要幫孩子養成好的作息習慣,所有父母有必要了解以下一些常識:
睡眠不僅對孩子,對大人也同樣是一件大事。相關研究發現,睡眠問題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產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影響:可導致一個人行為過度活躍或遲鈍、影響個人的身體健康或情緒狀態(如沒精神、易生病、情緒低迷等),導致個體的性格古怪、偏執等,甚至影響一個人做事的效率、記憶力或專注力等方方面面。
可以說,遭遇睡眠問題是個體最痛苦的體驗(沒有之一),但生活中面對孩子的睡眠問題,大多數父母不知道如何應對。有的父母會想盡各種辦法哄孩子,也有的就放任孩子在床上讓他哭個夠,還有的則對孩子發火,甚至懲罰孩子(如新聞中的幼兒園老師一樣)……在我看來,父母是將睡覺的責任完全壓在孩子身上,這是不恰當的。原因就在于:
影響孩子睡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周圍環境和生活作息的改變,個家庭的習慣、住房條件,甚至個體本身的身體、心放松程度,以及他對周圍環境的依賴和信任程度(即安全感)等,都會改變孩子好不容易形成的睡眠節律。且一個人何時睡怎么睡睡得怎么樣等等是較難控制的事,需要遵循一定的生物和生規律,常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但這并不是說,對于睡眠我們就束手無策了。恰恰相反,睡眠是需要學習的。說來是一個悖論,可事實確實如此。孩子首先應在父母的幫助下學習了解自己的睡眠、找到自己的睡眠節律,并更好地調自己的作息與其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安睡。而父母呢,就有必要了解一些與睡眠有關的常識,才能更好地&ld;對癥下藥&rd;,為自己的孩子開出安睡良方。
在兩三歲之前,寶寶的睡眠都是不太穩定和不斷變化的。很多時候,父母剛摸著點脈,可是因為某個因素發生變化(如孩子病了、餓了、煩了、熱了、渴了、牙疼了,甚至是上幼兒園了等),孩子的睡眠規律都可能改變。
這并不是說,兩三歲之前的孩子的睡眠沒有規律可循了。我們發現:
另外,我們不可忽視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寶寶越小,父母對其影響越大。孩子需要借助父母來解和認識自己的行為,睡眠也是如此。孩子在身體打挺、肩膀后聳、打哈欠、扭頭、揉眼睛并且煩躁哭鬧時,父母通過恰當的言語和態度引導,幫助孩子認識到,&ld;哦,我原來是困了,需要睡覺了。&rd;就能極大地平息孩子內心的不安,安然對待睡眠。
就拿孩子夜間醒來哭鬧一樣,不同的父母做出的不同反應,其實就在對孩子的行為做出不同的解釋和暗示。焦慮的父母會認為孩子餓了、病了,對孩子發出的普通呻吟噓寒問暖,結果反而干擾孩子的睡眠,導致孩子煩躁哭鬧;冷漠的父母則對夜醒的孩子聽之任之,導致孩子對睡眠、黑暗產生恐懼,導致其不敢入睡;而內心平和的父母則會視其為自然,也對給予一定程度的關注,或查看一下孩子是否蓋好被子,或輕拍幾下孩子,跟孩子說說話,就可極大地減輕孩子的焦慮和恐懼,讓孩子自然地進入睡眠。
從這個方面來看,睡眠不僅僅是孩子本身的需求,還有賴于孩子與父母的關系,以及父母對孩子行為的解讀。
如果你正在為你家孩子的睡眠問題頭疼,那么下面這個方法,是送給你的:
這個記錄內容要盡可能詳細,要包括白天和夜晚的,還要盡可能記錄孩子用了多長時間入睡、在哪兒入睡、如何入睡、什么時間入睡,睡了多久,睡前一兩個小時以及入睡期間孩子進行了哪些活動以及周圍環境的情況等。
孩子在夜間醒來,父母也需要記錄孩子醒來的次數,醒來后大人做了什么(須知大人是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醒來的時間,蘇醒的時間間隔,孩子醒來做了什么(是渴了、餓了還是尿了,還是需要別的什么等)。
如,通過仔細觀察判斷孩子是否睡得太晚,如有的孩子到固定的時間點就習慣性煩躁、哭鬧,或要求喝奶、尋找自己的睡前玩偶,父母就需要考慮,平時孩子的睡覺時間太晚了,就可嘗試提前一點做睡前準備了,如可每隔兩三晚就將孩子的就寢時間提前15~30分鐘,或在早上提前一點叫醒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