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寶寶正確的睡覺習慣
家長們一定要牢記,除了健康的飲食之外,良好的睡眠質量也是促進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因為在寶貝們的睡眠過程中,血液里的生長激素的濃度將達到最高峰,要是寶貝們的睡眠質量不好,經常受到外界的干擾,對孩子的身高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所以,培養寶寶正確的睡覺習慣很有必要。下面趕快來學習一下如何培養寶寶正確的睡覺習慣。
1、寶寶抱著更容易入睡 抱著睡確實可以讓寶寶獲得一種安全感,但也容易讓寶寶形成依賴。等到寶寶大一點,我們想改變有時會很困難。這種依賴心理還會延長寶寶的入睡時間,容易造成入睡困難。而且,當寶寶夜間醒來,父母如果不能及時給予相應的安慰,他很難再自己入睡。這對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習慣和形成夜間深睡眠、淺睡眠的自然轉換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2、寶寶驚醒就要拍 寶寶一有動靜,輕輕地拍拍他,可以幫他繼續入睡?如果寶寶出現輕輕抽泣或運動,不要急著去拍他、抱他或者給他喂奶,先在床邊觀察一下,看寶寶是否能接著睡。否則,給予過多的干預,會人為地打斷寶寶深睡眠和淺睡眠的自然交替,破壞寶寶的睡眠規律。如果寶寶出現了哭鬧等更多的表現,我們再去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3、寶寶還小,不必強調睡眠習慣 實際上,0-1歲是寶寶睡眠行為形成的關鍵期,24小時的晝夜節律一般在1歲以內就已經確立了。但有很多父母是到自己要上班、寶寶要上幼兒園,才想到去調整寶寶睡眠習慣。寶寶的睡眠習慣一旦形成,再去糾正就有點難了。所以最好是在寶寶四五個月時就有意識的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小寶寶學會自覺入睡。
4、環境盡量安靜才能睡好 孩子一般在3-4個月時就開始自覺地培養“抗干擾”調節能力了。嬰兒自會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大可不必特意踮腳走動,不敢發出任何一點細微聲響。否則,孩子很可能養成不良睡眠習慣:只有在人為、刻意制造的“極度”安靜的環境里才能入睡,而這種環境在現實中卻是難求的。
5、睡眠時間沒有達標 寶寶睡眠時間沒達標,一定影響生長發育?每個年齡段寶寶都有特定的睡眠需求量,但寶寶間也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寶寶氣質類型決定了他可能就是睡得少一些。原則上只要精神狀態好、食欲正常、沒消化方面問題、體重增長良好就可以。但如偏離太多,可能就需咨詢一下醫生了。
6、夜里亮燈睡覺更方便 有些媽媽為方便夜間喂奶、換尿布,往往將燈通宵開著,這對寶寶并不好。嬰兒在通宵開燈的環境中睡眠,可導致睡眠不良,睡眠時間縮短,進而減慢發育速度。另外,據英國學者報告:睡覺時居室內開著小燈的孩子有30%成了近視眼,而在燈火通明環境的孩子近視眼的發生率則高達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