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孩子近視
近年來,小孩子的視力日趨低齡化,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最重要的是家長應該如何預防。對于近視,家長們可能懂得也不多,但是要先了解關于近視的小知識,才能夠正確的去預防它。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普及一下預防近視的小知識,爸爸媽媽們趕緊學起來。
首先要明確診斷,要在正規醫院的眼科根據不同年齡選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散瞳驗光。輕度近視眼一般不會形成弱視和斜視,上學前可以不戴眼鏡;學齡兒童戴近視眼鏡應當低矯正,根據座位離黑板的距離,選擇矯正視力為07 ~ 10,以能看清黑板上的字為準,沒有必要矯正到12甚至15。如果戴的近視鏡度數過高,會使近視發展得更快,眼睛更容易疲勞。如果診斷為假性近視, 就一定不要戴近視鏡。
近視眼的形成有遺傳因素,也有環境因素。父母都是中度或以上的近視眼,孩子近視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此更應當注意孩子的用眼衛生,以推遲近視眼的發生和進 展。嬰幼兒時期要注意營養均衡,增強體質,多到戶外活動,縮短近距離的、做細致事情的時間。從三四歲開始,要定期檢查視力。必要時進行散瞳驗光,醫生決定是否戴眼鏡。
&ld;假性近視&rd;是功能性的,于調節晶狀體的肌肉痙攣,無法放松,因此在看遠處的時候晶狀體仍處于調節狀態,光線進入眼球后在視網膜前聚焦,因此看遠處的東西不清楚,就像近視眼一樣。但是完全的&ld;假性近視&rd;不存在眼軸過長、角膜彎曲度過大等器質性問題。
假性近視形成的原因是近距離用眼過多,晶狀體經常處于調節狀態,使睫狀肌產生痙攣,處于持續收縮狀態。假性近視大多數是遠視眼,少數是輕度散光或正視眼。但是,如果不注意,沒有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就有可能發展成近視眼。
單純性近視眼在生長發育旺盛的少年時期最容易發生。孩子的遠視力下降的初發年齡大多在10~15歲,半數以上集中在12~15歲。而以遺傳因素為主的近視一般發病較早,在幼兒時期可能已經近視了。近視發生越早,形成高度近視的可能性越大。
300度以下的近視為低度近視,300度~600度近視為中度近視,600度以上的近視就是高度近視了。
高度近視眼眼軸變長,后部的鞏膜薄弱,視網膜、脈絡膜萎縮,玻璃體變性。因此,容易發生視網膜脫離、黃斑變性、視網膜出血等嚴重的病變,對視力造成嚴重損害。
近視度數加深的情況,在孩子之間會有較大的差異,這與用眼情況和遺傳都有關系。比如,平時加深慢一些,到了要畢業的時候,就可能加深比較快。
一般情況下,每年加深50~100度屬正常范圍,超過100度就算加深太快了。
孩子的眼睛和全身一樣,在不斷地生長發育,因此眼球的前后徑會不斷增長,角膜、晶狀體等屈光系統的其他部分也會發生變化。此可見,孩子眼睛的屈光狀態會不斷變化,今年配的眼鏡,過了一年就可能不合適孩子了,需要重新散瞳驗光,換一副合適的眼鏡。
一般來說,學齡前的孩子每半年需要驗一次光,學齡期的孩子每一年需要驗一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