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別教育多大年齡最合適 如何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
&bsp; 性別教育是孩子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教育,它不僅有利于普及孩子的性常識,還能使孩子更好的學會保護自己。所以,這一項教育家長們務必把握時時機,從小抓起,千萬不要因為難以啟齒,而回避對孩子談起性話題。這樣可就得不償失了。那么,多大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最合適呢?又該如何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
孩子的性別角色意識從3歲以后就開始建立了,而真正形成性別角色意識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
至于6‐12歲的小學階段,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社會知識和興趣的培養上,這個階段則屬于孩子性別意識的潛伏期。所以,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為他們進入青春期后正確處兩性關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礎。
幼兒階段所受的影響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響大得多。在心咨詢的實踐中發現,有同性戀傾向的人,都會追溯到幼兒階段的經歷。家長和幼兒園應該對3‐6歲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性別教育,傳授給他們一些基本的生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
有這樣的習俗,如果男孩體弱多病,要把他裝扮成女孩來撫養;有些爸爸媽媽不滿意孩子的性別,或者僅僅是一時好玩,隨意改變孩子的性別裝扮:給男孩系蝴蝶結、穿裙子,把女孩弄成&ld;假小子&rd;。這些都屬于父母的不恰當行為。
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在年齡較大時,常常受到小朋友的歧視和捉弄,或受到老師和鄰居的壓力,使他們企圖隱蔽自己的異性行為,但常常辦不到,內心十分痛苦。同時他們又無形中被其他寶寶&ld;隔離&rd;開來,因而產生內向、孤獨、膽小及憂郁的性格特點。
爸爸媽媽的裝扮和形象,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性別的認知。如果女孩有一頭漂亮的長發,經常穿公主裙,媽媽卻總是板寸頭和工裝褲,女孩很可能會對女性形 象產生迷糊,進而懷疑大人對她&ld;你是女孩&rd;的教導。同樣,爸爸人高馬大,卻從不干家里的體力活、臟活和重活,若想教導兒子&ld;你是男子漢&rd;、&ld;男生是家里的 頂梁柱&rd;,成功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缺乏應有的父母性&ld;角色&rd;榜樣男孩在3~4歲以后應多接觸父親等男性榜樣,如果此時得不到應有的男性榜樣,性心發育可能受到挫折,導致性別認同混 亂。在有些女性化男孩的家庭中,常常是母親作主、父親懼內,這些寶寶自幼崇拜女性,處處以母親為榜樣,就可能潛移默化地發生性別認同混亂。
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紀,會問我是從哪里來的啊?我和媽媽有什么不同啊?甚至,有時候爸爸媽媽上廁所或洗澡時,孩子會偷偷溜進來看幾眼。不要大驚小 怪、急于遮掩,甚至責罵孩子是&ld;流氓&rd;。孩子只是好奇,想觀察爸爸媽媽的身體,大人坦然的態度和冷處會讓孩子淡然此事,大人反應過激恰恰會強化孩子的好 奇。
專家指出,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非但關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會交往、戀愛、婚姻、家庭生活,還會影響其心發展。性別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人格。
性別角色意識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幫助作用,雖然當今社會追求男女平等,但這種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別特征前提下的平等發展,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 是性別無差異的平等。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在發揮自己&ld;性別&rd;優勢的基礎上,注意向異性學習,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項,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 如:男孩多多學習女孩的細心、善于表達和善解人意,女孩則多多學習男孩的剛毅、堅定和開朗。&ld;現在提倡的&ls;中性化&rs;就是要綜合男性和女性的優點,兼收并 蓄,而不是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rd;3-6歲 別耽誤了孩子的性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