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兒童最易患上四類疾病 如何預防治療
&bsp; 春天是個萬物復蘇的季節,但卻也是病菌病毒極易滋生的季節,稍不留神,孩子們就很可能被感染。尤其是下面這篇文章中介紹的四類最易患上的疾病,爸爸媽媽們趕緊來了解一下,盡快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寶寶的身體健康吧!大家可千萬不要偷懶哦。
□本報記者劉雨潤曹禮芹
三月,春暖花開,萬物復蘇,許多細菌、病毒也在這個季節活躍起來,很容易導致老人和孩子患病。近日,記者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區)兒科住院部看到,幾乎沒有空置床位,住滿了患病的孩子。怎樣讓孩子平安度過這個易發病的季節?對此,記者采訪了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江紅。江紅表示,春季要防治兒童常見疾病的發生,廣大家長要&ld;精細&rd;照顧孩子,大意不得,特別不要怕麻煩。
春季兒童易患四類疾病
&ld;春季是許多疾病的高發季節,而在易感人群中,健康防御系統還未完善的兒童當然是&ls;易感人群,屬于重點保護對象&rs;。其中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腸道疾病、其它傳染性疾病的兒童患者明顯增多。&rd;江紅說。
春季,天氣忽冷忽熱,溫差大,兒童容易患病。隨著天氣轉暖,氣溫回升后,人體內部系統卻還來不及調適應,人體腎上腺素、甲狀腺素分泌減少,產熱降低,抗寒能力減弱。自然界微生物&ld;冬眠&rd;后開始&ld;復蘇&rd;,孳生繁殖,且致病力強。空氣干燥,百花盛開,加上風多,花粉、飛絮的擴散量也大,兒童外出春游時容易接觸過敏源。
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是春季最常見的疾病,占兒科門診、急診就診患者的80%左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等。
過敏性疾病:過敏體質的寶寶容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變態反應性蕁麻疹、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其中以過敏性哮喘最為危急,處不及時容易導致生命危險。
腸道疾病:因為外出的機會增多,在外吃東西的機會也增多,孩子們時常用臟手吃東西,患腸道疾病的機會會增加。
傳染性疾病:其實這一類與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的疾病有一定的交差,如風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發病率增加。
兒童感冒不要濫用抗生素
&ld;兒童感冒是常見病,也是春季多發病,建議家長要上心,但也不可草木皆兵。&rd;江紅說。
防治感冒增強寶寶抵抗力,多服用維生素,感冒后多飲水、多休息。特別注意的是感冒時不要濫用抗生素。感冒多為病毒感染引起,如果孩子反復發燒最好到醫院查血常規,根據血常規決定是否用抗生素。
兒童腹瀉
建議飲口服補液鹽
&ld;兒童腹瀉,是許多家長很擔心的,其實90%的腹瀉病兒只需飲口服補液鹽即可。&rd;江紅建議。
春季易發腹瀉多半是病毒感染引起的。90%的腹瀉病兒都不需要輸液,只需口服補液鹽即可。有的家長在治療腹瀉病的過程中要求醫生給孩子用最好和最新的抗生素,這是不恰當的。抗生素對病毒性腹瀉非但沒有任何效果,還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等一系列不良影響。多飲口服補液鹽以補充糖鹽和水分,飲食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不必刻意限制飲食,還可口服腸道黏膜保護劑,止瀉藥物,同時還可以口服乳酸菌活性劑和雙歧桿菌制劑等,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抑制引起腸道疾病的病原菌,保護腸道。如果孩子通過飲口服補液鹽等仍有明顯脫水,那就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防治兒童春季常見疾病要&ld;精準&rd;
&ld;春季傳染病種類繁多,我們要做好&ls;精準&rs;的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有效阻斷疾病的流行和傳播。&rd;江紅說。
合膳食。日常膳食中,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維生素,吃適量魚、肉、雞、蛋外,應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嬰幼兒最好吃點魚肝油和鈣片。
適時增減衣服。要遵循&ld;春捂秋凍&rd;的古訓,初春乍暖時,不要急于給孩子減衣,氣溫驟降時,要及時添衣。
注意衛生。要經常保持室內清潔,開窗通風,使室內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勤曬被褥和換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飯后洗手,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肉食和帶皮的水果,不喝生水,注意餐具消毒等。
合安排好作息時間,做到生活有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春天易發生&ld;春困&rd;,保證兒童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兒童生長發育,又可增強免疫力。
加強室外活動。風和日麗,讓孩子到室外活動,得到日光照射,呼吸新鮮空氣增強兒童造血及免疫功能。同時注意避免接觸傳染病人,盡量不帶孩子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計劃免疫。要按計劃及時進行預防接種,以預防小孩子常見傳染病。發熱或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