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
通過作文可以把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篇1】
太空名師授課,太空中的課堂,闊別八年,天宮課堂又來啦!
天宮課堂開始啦!“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一個圓形的深藍色的大球,表面覆蓋的一層薄薄的大氣層。我在屏幕前想:我從來都沒見過這么美的地球!
在空間站里,有各式各樣的工具,當然也少不了廚房啦!小廚房的兩側有很多個儲藏食物的小柜子,中間是一個微波爐,是用來加熱食物的。我最喜歡的還是旁邊的迷你小冰箱,里面有很多食物,老師拿出來了一個蘋果,上面還包著一層塑料紙,每個食物上面都貼著一個二維碼。我發現地板和天花板還有墻壁上都貼滿了把手,通過王亞平老師的細心講解,我和在座的同學都知道了這是用來更好的站在地面上,不讓太空員飄走。老師又介紹了太空員們的床,是一個在走廊兩側的小床,上面可以掛許多小東西,睡袋和枕頭都是藍色的。王亞平老師說:“在太空睡覺,我們要先鉆進睡袋,要不我們就會到處亂‘飛’。”太空睡覺不管什么姿勢都像是站著睡覺。
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分就是老師做水球實驗的時候了。我迫不及待的想:真想看看太空中的水球會是什么樣子的呢?”老師先做了一個像放大鏡的水球,我發現:在太空的水球怎么扎都不會破。老師又拿起了顏料在這個晶瑩剔透的水球上滴了幾滴,透明的水球立刻就變成了深藍色的了,有深有淺,這一顆小球就像我們的地球家園,老師又在這顆“地球”上放了半個泡騰片,只見,有小小的小花沖出了水面,就像小火花一樣,水里漸漸出現了許多小氣泡,水也慢慢變成了淡淡的黃色,最后王亞平用水袋把這顆“地球”吸了進去。
天宮課堂在無數少年的心底播下了科學與夢想的種子。
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篇2】
《天宮課堂》終于和我們見面了,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這個振奮人心的節目,這次是把課堂搬到了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中的三位宇航員為我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太空授課”。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航天員們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的太空授課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王亞平身處太空,面對地球,面向地球人授課,是中國太空老師的第一人,彰顯了一個航天大國的風度和氣派。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采取了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由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中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環境,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細胞在熒光顯微鏡下不停的跳動;微重力環境在地球上難以取得,在地面上不能完成的搬到了太空之中,使實驗現象更加直接和直觀。液體表面張力試驗,使水在太空中變成一張水膜;繼續注水后,形成水球;將氣泡注入水球后,形成一正一反兩個像;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還有宇航員在無重力狀態下活動等現象,并實時與地面課堂進行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了我們對科學的興趣。
王亞平說:“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很期待著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的、宇宙是復雜多變的,宇宙中有許多奧秘值得探究。
昔日“上九天攬月”之宏圖,不再是夢,中國航天人要把滿天的神話變成現實。的確,浩瀚太空里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據悉,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將在太空中駐留6個月,中國航天員們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航天員們來自太空的祝福。
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跡,實現更新、更大的“航天夢”,我們終將在星空中寫下精彩的一筆,并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篇3】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秘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
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篇4】
在太空中,有很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太空中生活,有很多都跟在地球生活不一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天宮課堂》探索太空的奧秘吧!
瞧,葉老師是飄起來了嗎?其實不是,葉老師在演示走路呢!原來呀,在太空走路就好似躺著睡覺一樣,橫著的。這可與地球上大不相同,在地球上走路,沒有一點要飄起來的樣子,就是正著地走,好奇怪的太空呀!
來,我們再來看看太空中轉身吧,光靠全身的力氣向后轉是不行的,必須要用手臂的力氣,轉身時,右肢要快速旋轉,才能轉過身來,在地球上轉身,只要身子隨著腳向后轉就可以了。
在太空中還有一種奇怪的現象,是什么呢?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將一個乒乓球放入水中,不管你怎么按壓,乒乓球最終都會浮出水面。那在太空呢?讓我們一起跟隨王老師做實驗吧。王老師先把一只黃色的乒乓球放進盛有大半杯水的杯子,然后用根粗吸管把乒乓球按下去,慢慢地拿出粗吸管,咦,乒乓球居然沒有浮起來,竟然沉在水里。真的好奇怪,聽了王老師的講解,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在太空,浮力消失了。多有趣的實驗啊,我對太空充滿了向往。
我感覺宇航員應該很辛苦,他們肯定經歷了許多困難,才做出了這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他們在太空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卻能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樣,他們一定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我要向這些宇航員們學習,將來有一天也能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篇5】
這次“天宮課堂”授課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天地協同的互動方式,由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授課教師,葉光富和翟志剛擔任助手,為大家進行直播授課。
三位“太空教師”為廣大青少年展示了三個有趣的科學實驗:乒乓球實驗、水膜實驗和泡騰片實驗。同學們在地上也進行了上述實驗,由于太空失重環境和地球的重力環境完全不同,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實驗現象,引發人們的深思。
比如同學們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由于受到浮力的影響,小球會浮在水面上。但是在太空中,將乒乓球浸入水中后,小球卻懸在水中,即使在空中來回旋轉也不會下落。據王亞平解釋,這是因為在空間站內浮力會消失,所以小球不會受浮力影響上浮。
再來說說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實驗——有趣的水膜實驗。王亞平把水注入金屬圈中,形成一個似凸透鏡的大水球,放入折紙花,花在水球中綻放開來,令人嘆為觀止。這是由于失重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大顯神威,所以水不會向下流,從而形成水球。再向水球中注入氣泡,氣泡將水球分割成兩個部分,會形成兩個一正一反的像,但是王亞平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而是引發我們思考,讓我們積極去探索,發現科學的奧秘。
這次空間站的授課,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種子。
綻放的水中花似祖國欣欣向榮的繁華,綻放著自己的光彩,熱烈而又美好。在直播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許多知識,同時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麗景象,太空中遨游的每一顆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載著中國無數青少年的夢想。
這是“天空課堂”第二次在中國空間站開課,我們堅信,在未來,中國空間站會繼續利用太空中獨特豐富的資源,引導和鼓勵青少們積極探索,弘揚偉大的科學精神,讓我們懷著一顆熱愛科學和探索未來的心繼續期待接下來的課程吧!
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篇6】
“天宮直播真奇妙呀!”什么?你問我在看什么?我在看天宮直播呢。我國神舟十三號的宇航員們將要在我們自己的空間站首次開展太空授課,帶我們欣賞太空中的奇妙景象,可有趣了!不信你們往下看。
今天下午,我國空間站的三位宇航員首次在太空直播,他們在核心艙里表演了很多妙趣橫生的節目。你瞧,葉光富老師在太空中表演轉身動作,可是腳的方向老是和手的方向相反,不管怎么使勁,就是拐不了彎。最后是用右手不斷劃圈,越劃越快,終于開始轉身了。太有意思了!這時,王亞平老師開始往一層水膜中注水,慢慢地凝結成一個水球,這水球晶瑩剔透如同一顆珍珠。可攝像頭拍過去卻是反的,好像顛倒世界里的人一樣。緊接著,王老師再往水珠中注入了藍色墨水,墨水在水珠中一點一點散開,如同一條條綢帶隨風飄動。突然,“綢帶”停止飄動,一個金黃的身影跳入藍色水球,綠色水泡一樣的氣泡環繞周圍,好似一個個士兵守衛在國王身邊。原來王老師正往藍色水珠里放了一片泡騰片呢!一個個氣泡在水珠里接二連三誕生,像一個又一個小島嶼,水珠瞬間幻化成一個縮小版“地球”有藍有綠,漂浮在半空中。
中國真偉大呀!祝愿我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成功!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天宮課堂帶領我們了解這個神奇的太空世界。
中國天宮課堂作文素材【篇7】
隨著一抹湛藍被航天員叔叔注射進水泡中,那透明的水泡便立即變成了一個靛藍的“寶珠”,這趣味的實驗使班里的同學不由自主的爆發出激烈的掌聲。真別說,這顆靛藍的寶珠還和去窗外的地球有幾分相似呢!
視線和思索隨著中央電視臺切回地球被從引人入勝的“太空實驗”中拉回現實。這是一堂橫跨四百萬公里的線上直播課,老師也變成了我們喜愛的航天員們,直播中美觀大氣的天和太空艙和一眾缺一不可的航天飛船是中國近年在科技領域突飛猛進的一大體現。知識是開啟新世界的大門,是連接未來的鑰匙,是天地間對話的階梯。在茫茫星海中那航行的天和太空艙顯得那么渺小,可在它身后,是無數雙堅定的目光和有力的臂膀為它的征程劈波折浪,那是成千上萬的航天工作者們用熱血與青春為中國航天獻上自己的力量。但我相信“長江后浪推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在未來我堅信自已會成為中國航天的中堅力量,為那中國夢獻出自己微薄之力,為中華民族復興鞠躬盡瘁。
一堂課,讓我領略到了前輩航天登天破霧的智慧;一堂課,讓我植入科技衛國的決心;一堂課,讓我架起通往天際的愿望。加油!感受寬廣的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