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那么你知道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怎么寫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篇1
在宇宙遨游的航天員地面發起互動,王亞平阿姨要給我們在太空上講一堂課。我一聽到“太空授課”四個字,好奇心“嗖”的一下就上來了,太空授課會是什么樣子呢?
首先,聶海勝叔叔為我們表演了幾個高難度動作,這果然是太空引力在作怪,在太空,我們個個都是“大力士”哦!接下來,王亞平阿姨為我們展現了質量實驗,原來在太空中,普通測質量的辦法是無法測出誰輕誰重的,而特殊的測試方法也向我們說明了“牛頓第二定律”。后來,王阿姨用彈簧桿做有趣的“小彈球”實驗,小球慢慢升到了空中,太空的失重才導致了這一現象生。
最后,王亞平阿姨又做了“陀螺定向原理”、“水膜”、“水球”的實驗,更生動的描繪出了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這簡短精悍的5個實驗看似簡單,但它所做到的一切包含的知識都是深奧的、高深的。如果不是這樣,那又是為什么呢?為什么要開展太空授課這樣的活動呢?為的是讓我們增長知識、學會本領、懂得實驗和科學的重要性,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看完“太空授課”,我激動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看到了現代化的先進,我們甚至可以聽“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授課,也感謝祖國為我們的付出,為讓我們增長知識派航天員上天教學,這激發了我對科學知識的渴望,同時不免也增加了些許對宇宙的好奇,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刻苦讀書,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篇2
“我們看到的天空不是藍色的,而是深遂的黑色。每天,我們看到太陽升起16次。”
——王亞平
穿行在這個城市的夾縫中的時候,我總喜歡抬頭看那些樓房間露出來的藍色天空,我可以聽見風從縫隙中穿過的聲音,很多車和很多的人從我身邊走過,我還聽到不斷有玻璃碎裂的聲音——
我猛然轉過頭,碎片被陽光反襯的格外刺眼。若大的碎片“竊”出了旁邊某大叔平板的內容——中國航空天員“太空授課”。然而,風,給我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聲音。風告訴我,王亞平在宇宙看到的天空是黑的,不是藍的,每天看到的太陽升起不是l次,而是16次。我望了望樓間我喜歡的藍色天空,可無論怎么看,也望不到那黑色的天外天……
碎片中的世界展現一副十分有趣的畫面令我感慨萬分——往往只有在武打動作片中的特技動作被航天員聶海勝做得淋漓盡致——中國功夫影片中的雙腿交叉打坐姿勢……王亞平說:“在太空,我們都是功夫大師。”緊接著王亞平將水滴注入一個越來越大的懸浮球,這引來了禮堂330名學生“哇”的驚嘆與贊嘆。航天員們還旋轉陀螺,搖動一個系繩的球,演示失重如何影響物體運動……
我覺得這堂“太空授課”,如同少兒頻道的科普節目一樣,又新鮮又親切。“太空授課”雖然沒有給我們的祖國母親帶來很大的“物質利益”關系。可在整個地球,已經給祖國帶來了相當大的國際聲望——在美聯社看來,中國航天員的太空授課就是一場“戰斗”,這一任務堪比他們冒著巨大風險空間對接;日本某通信社感到“不可思議”,德國新聞電視臺更感到震驚!從而也受到德國的高質評論。這些國家“不可思議”“震驚”!“贊嘆”也足以證明中國也是一個“技術大國”,還助于證明,我們的祖國母親有和美國、俄羅斯可以在征服宇宙空間的競賽中一較長短!
我抬頭死死盯住這可愛的藍色天空,仿佛看到在宇宙空中有一道向上飛逝的一道光線,宛如一條騰空飛速前進的巨龍一般!那巨龍就像是我們的祖國!現在的中國一直在飛速前進,勢如破竹,哪怕是金戈鐵馬也勢不可擋,休想阻攔!“太空授課”祖國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了我們的實力,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
藍色的天空,看著,久而久之我看到了那束光劃破了那深邃的天。這一刻,我看透了。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篇3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王老師提到神舟十號和天空一號對接以后的太空授課,聽到太空授課這個消息,大家都很想了解,王老師答應我們睡覺起來給我們看直播視頻,大家都很激動。中午睡覺起來,我們抓緊一切時間抄完作業,老師打開電腦,精彩的一幕開始了。
這段視頻主要講的是在衛星里失重后的一些科學事物,這次主要授課的王亞平介紹了一下衛星的構造,然后就開始講失重了,首先,王亞平請聶海勝做了一個高難度的漂浮動作,然后,王亞平拿了一個陀螺一放,陀螺飄在空中,沒有落下去,這是在地球上根本做不到的.事。還有,王亞平拿了一個類似模具樣的東西,在里面加水,水竟然變成了水膜,而且水還不往外流,再接著加,水就變成了水球,在水球里面加顏色,竟然水球有了顏色,真是不可思議,太空好奇妙呀!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篇4
神十在太空中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時,宇航員王亞平阿姨給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課。
王亞平阿姨問我們:“如果宇航員在太空中想知道自己的重量,該怎么辦呢?”一位同學站起來說:“應該用秤來量。”這時,王亞平阿姨拿來一個秤,自己站上去,可總是0,怎么辦呢?原來,在太空失重環境下,一切事物都站不穩的,所以,不能用秤來測。王亞平阿姨又說:“很遺憾,請坐。看來,在太空中測量自己的重量是不容易了,但是我們有專門的器材。”說著,她就指著一個“鐵架”,讓宇航員聶海勝叔叔躺上去,然后往后一拉,再一松手,“鐵架”便撞到墻上,顯示出了72kg這個數字,原來聶海勝重72千克,接著,王亞平阿姨說:“這臺機器之所有能準確地測出物體的重量,是運用了地球上的撞擊力。”
接著王亞平阿姨對我們說:“我給你們看一看如果打開飲水袋,放出水,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說完,王亞平阿姨便打開了飲水袋,神奇的現象發生了,水變成一個大水球,在機艙里飄來飄去,王亞平阿姨又說:“怎么樣,很神奇吧,接下來,我要用特別的方法收拾它。”說完,王亞平阿姨便飄了起來,張開嘴,飄到水球邊,把它喝完了。我們都笑了起來。
這真是一堂有趣的太空授課呀!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篇5
為了掌握太空知識,我們一起觀看了“神十”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為我們帶來的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航天員們講解了許多知識,如太空失重、太空稱重、神奇的小球單擺、有趣的旋轉陀螺和魔幻水球。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魔幻水球。
詩仙李白的著名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在王亞平的實驗中變了味道,成了“半天抖成一顆珠”,真好玩。接下來,王亞平又把一個金屬圈插到了裝滿飲用水的密封袋中,形成了絢麗的水膜。即使往水膜上貼圖案,水膜仍完好無損。看到這里,我不由得發出了一聲驚嘆。當然,接下來還有更美妙的事情在等著我們,那就是水膜的萬千姿態。慢慢地向水膜注水,不一會兒,就出現了一個亮晶晶的大水球。再向水膜中注入一些空氣,水球內立刻就產生了兩個圓圓的氣泡,晶瑩透亮,分外美麗。緊接著,王亞平向水球內注入少許紅色液體。于是,一個紅通通的小太陽便出現在了我們眼前,有趣極了。
太空授課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激勵,我們要化激勵為動力,努力向前。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篇6
6月20日上午十時,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中國將首次在神舟飛船上進行太空授課。這是我國前所未有的,在全球來說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課不僅是舉國矚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愛好天文學、物理學等領域學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課是由芭芭拉·摩根美國的一位女教師授課,雖然她只授課了,二十多分鐘,可是讓世人看到了在外太空的科學實踐。這一次,楊亞平女教師首次達到世界第二個也是演示時間最長的一個女教師航天員。她成功的達到了在盡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并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激發了我們對太空的無限想象與憧憬。
其中王亞平老師在此次講課中主要演示了五個實驗,分別是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主要是讓我們了解在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會有何特點,這五個實驗不要看起來簡單,但其背后蘊藏著外太空的失重力的物理奧秘,讓很多物理生大飽眼福。
其中,最奇妙的是陀螺旋轉。在外太空無重力的情況下,陀螺既然可以隨意的旋轉,并且沒有停止空轉,這是讓我很驚訝。我想到了一個問題,兩個陀螺能否一直旋轉下去,永不停止呢?
太空真是一個神秘而且令人憧憬的地方啊,如果有機會我真想去太空一飽眼福,我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答復。我想等到我長大了,一定要去太空一游,去完成自己未接破的問題。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作文篇7
自3名航天員于6月13日進駐天宮一號后,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陸續開展。其中,即將進行的首次太空授課受到廣泛關注。
神舟十號發射成功了,這次,神舟十號依然帶了一名女宇航員上天,還首次進行了一次太空授課。
我們看到神奇的表面張力,有趣的水膜,剔透的水球。太空,制造出奇妙的現象,真讓人耳目一新。
小球會做圓周運動,而不是我們地面上看到的鐘擺一樣的擺動;小陀螺會翻著跟斗前行,而當它自身旋轉不停時,它又會定向的轉,跟頭自然停止翻滾,地球就是這樣走的吧;一滴水,露珠的狀態,太空像個大大的荷葉,可以接住露珠。
失重的實驗,地球上也能做,可在太空眼見著變化,那種奇妙感便更加直觀。太空照片看見了,太空對話實現了,太空生活也看得見,天地間太空講課交流竟然也實現了!驚嘆!
我們都專心的看著神舟十號的航天員王亞平在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最后還與地面師生雙向互動交流。我覺得這是我上過最有趣的的課,這次太空授課讓我學習到了非常多的知識,我覺得非常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