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幾月幾日開始入伏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它提醒人們要注意健康,避免中暑和其他與高溫相關的健康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3年幾月幾日開始入伏,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2023年幾月幾日開始入伏
2023年7月11日開始入伏,入伏是指夏季進入三伏時期的第一天,即初伏的開始。入伏日期的計算是基于夏至日的日期。夏至日是指太陽到達黃經90度的那一天,通常是在公歷的6月21日左右。而入伏日期為夏至后的第11天。
2023年夏至日期是6月21日,因此初伏的入伏日期為7月1日左右。2023年的入伏時間則是在7月11日,正是初伏的開始。
初伏:7月11日開始,到7月20日結束,歷時10天。
中伏:7月21日開始,到8月9日結束,為期20天。
末伏:8月10日開始,到8月19日結束,共10天。
關于進入三伏天的飲食
1、清熱解暑、祛濕的食物:如黃瓜、苦瓜、絲瓜、冬瓜和薏米等,吃這些食物有利于排出體內的濕氣,還有利于清熱解暑和祛火。
2、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胡蘿卜、西紅柿、黃瓜、油麥菜等,這些食物具有健脾養(yǎng)胃的益處。
3、高蛋白食物:如雞肉、魚肉、瘦肉、牛肉、雞蛋、牛奶等,吃這些高蛋白的食物,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組織修復,如傷口愈合、蚊蟲叮咬消腫等。
三伏可以吃的食物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三伏天炎熱且易出汗,建議盡量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盡量避免油炸食物、燒烤、啤酒、飲料和其他高糖的食物。
中伏是最熱的時候嗎
三伏天之間中伏最熱,首先因為入伏之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fā)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云,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而進入了末伏天后天氣漸漸涼爽,早晚比較涼快,中午還是比較熱,每個地區(qū)會有所不同。因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稱的秋老虎,白天熱,早晚還是涼爽的。
初伏時節(jié)有什么傳統(tǒng)風俗
1、吃面條:由于面條的湯吃了可以出汗,所以有祛暑的作用。而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可見人們吃面條也有驅邪納吉的寓意。
2、祭夏:很多地區(qū)進入頭伏后,會有祭祀夏日的傳統(tǒng),希望風調雨順,秋季能夠有好收成,而且用羊肉等肉類當作供品,儀式完畢后,與眾人分享,吃了可以降暑氣。
3、種植蘿卜:俗語有言頭伏蘿卜二伏菜,意思是進入初伏是種植蘿卜的好時段,而十天以后就可以中白菜了,因此各地的人們會根據氣候的變化,才決定栽種何種蔬菜。
關于進入三伏天的禁忌
少吃冷飲
天氣炎熱,暑期逼人,這時候來上一口大大的冷飲,無疑是最美好的事情了,若是經常吃冷飲,心理上得到了滿足,但是苦了身體,冷飲會使胃粘膜下血管收縮,黏膜層變薄,出現粘膜水腫和糜爛,這樣長期下去會得胃穿孔或者胃潰瘍,苦不堪言啊。
吹干頭發(fā)再睡覺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夏天天氣這么熱,把頭發(fā)擦干之后很快頭發(fā)就可以自己干掉。其實晚上睡覺時面部神經處于最松弛、抵抗力最低的時候,如果受到濕發(fā)的冷刺激,很容易影響耳后的面神經,導致局部痙攣,從而誘發(fā)面癱現象,并且早上起來頭發(fā)會臭臭的喲!愛美的仙女們吹干頭發(fā)再睡吧!
不要沖涼水澡
由于冷水的刺激,皮膚血管立即收縮,血循環(huán)阻力加大,心肺負擔加重,同時機體抵抗力降低,人體潛在細菌和病毒會乘虛而入,從而引起疾病。嬰幼兒、老年人、經期或孕期女性更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