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賣房自費建校關愛自閉兒童(2)
盧穩子說:&ld;退休時,我就想辦學,可是辦學首先需要的是錢,老伴知道我的想法后,就跟我說:學校我們一定要辦,但我們不能掙孩子的錢,你別著急,咱們先辦工廠,賺來的錢都給你辦學校!老伴的話,一下子給我吃了定心丸,我想我這個小蠟頭兒,就選擇燃燒在這個事業上吧。&rd;2003年,已經快70歲的盧穩子,用自己和老伴兒的全部積蓄,在自己的老家河北省撫寧縣三里楊莊成立了針對自閉癥患兒培訓的學校‐‐紅燭育人工程學校。把學校選擇在這里,她認為最合適了,因為各方面的成本相對城市都要低很多,大自然也是最適合孩子成長和發育的地方。
雖然這個學校很偏僻,甚至沒有獨立的校舍,但是一個從事教育工作六十余年的老教授和一批只有高中文化的普通村民,一直竭盡所能地幫助那些患有自閉癥的孩子,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向未來的門。12年來,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名自閉癥孩子在這里生活、學習,許多孩子都得到了明顯的康復。紅燭已然改變了無數個孩子的命運,更重要的是改變和拯救了一個個瀕臨解體的家庭。
學校最初的師資力量是聘請師范類專業的畢業生,可是來來走走,很多老師根本留不住。學校剛剛步入正軌的時候,曾經聘請來了幾位師范畢業的老師,但是于學校是公益性質的,沒有任何利潤,在這里老師的工資連普通中學老師的一半都到不了,對于需要照顧父母、照顧家庭的年輕教師來說,生活壓力很大。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們,老師們都要常年住在農村,樸素的平房、簡單的陳設,條件十分艱苦,最長時間的老師也只任教一年。她說:&ld;自閉癥孩子的康復和教育靠的更多的是陪伴和耐心,而這一點,很多大學畢業生不容易做到。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教育不能等。&rd;
辦校期間,她傾全家之力辦學,自己精心編排教學課程,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愛人老徐則負責設計制作大型玩教具,兩個女兒從事管和一線教學。
在一段時間嘗試之后,從事兒童教育多年的盧教授作出大膽嘗試,聘請當地具有高中學歷的人來當老師,在她眼中,只要有愛心、有責任心,就算只是高中學歷也能來試試,即使她們從來沒有學過教育。于是,盧穩子又開始從頭教起,從孩子的心反應到教育的方式,從普通話的訓練到肢體行為鍛煉,經過幾年的摸索探尋,盧穩子不僅建立起了一支完全普通農村婦女組成的合格的教師隊伍,還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