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父母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好(2)
這不僅指身體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態(tài)上的蹲下去有時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議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長就會大發(fā)雷霆其實,你應該考慮一下你的建議對于小孩來說是否合適不妨換一個角度,從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親都喜歡逛商場,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歡,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看到的是琳瑯滿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瑯滿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聽話,你有道嗎?所以,在小孩不聽話的時候,最好換一個角度去想,這樣,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
小孩為什么不愿與大人們交流,不僅僅是什么代溝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我們這些成人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出現(xiàn),不愿做他們做朋友試想你天擺出一幅長者的臉孔,以一種教訓的口氣,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責備他怎么會聽你的話呢?我開家長會的第一句話就是:請大家關上手機,認真的聽兩個小時;如果你連兩個小時都堅持不下來,你有什么資格來責備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個小時,不說學習,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們有哪位家長能體會小孩的苦處呢?
我與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從不責備他,當然有問題的時候,我只是幫他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所以我與小孩的關系很好,他也很樂意向我講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惱,和我探討一些他這個年齡不懂的問題這樣做當然不夠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總是要抽出一兩個晚上的時間與他一起活動活動比如,打球,散步,讀書,看電視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與你交流,作為家長,必須學會與他成為朋友
現(xiàn)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自能力差是不爭的事實怎么造成的呢?還不是我們大人們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給他代勞了,他用什么來鍛練自已的能力?而我們往往卻給自己找一個借口:只要你學習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這里,我們恰恰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生活的能力與學習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說相互促進性。我的小孩從三歲起就開始自己穿衣,平時的日常生活的一些事務全部他自己獨立完成。到現(xiàn)在,他自己洗衣,自己做飯(我們值班的時候),自己清房間,自己收拾學習用品,等等。所以,他的動手能力很強,說實話,有時候,作為父親,我都很祟拜他比如,他做的手工之類的作品,簡直太有特點了,可以算得上是工藝品這些我都收藏著,他不在家的時候我就拿出來欣賞再舉一個例子:兒子上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早上上學沒有帶作業(yè)本,我也不作聲結(jié)果那天被老師罰了站回家后,他責怪我為什么不提醒他,我說,自己的事自己做從此,他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類似的事情
一個自能力強的人,就是一個做事有條的人,也是一個思維有特點的人這些素質(zhì)表現(xiàn)在學習中,其潛力是無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勸家長們盡量放開手去,讓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這樣對小孩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一個人的健康成長總是離不開鼓勵的我想這一點家長們都知道關鍵是如何鼓勵,以什么方式鼓勵,在什么時候鼓勵這些家長們未必都十分清楚這里有幾個誤區(qū):第一,一味地強調(diào)物質(zhì)鼓勵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適當?shù)墓膭钣行┘议L機械地認為,提倡鼓勵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樣,都是一樣的鼓勵到最后,可能你的鼓勵對你自己而言都沒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從來不鼓勵認為嚴厲可以讓小孩更好的成長
我在教育小孩時,也用鼓勵,但我從來不盲目,我總是結(jié)合提要求來進行比如,某一次的作業(yè)比上一次做得好,我會說:不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呀,看來你這這段時間還蠻下功夫的;不過,字如果寫工一些,可能給人的印象會更好一點過幾天一看,他的作業(yè)果然有了變化這說明鼓勵起了作用至于物質(zhì)的鼓勵,我一般選擇為他買一些學習上的用品這些東西我先不急著給他買,等他有了一定的成績的時候,我就說,我看見你們班上好多同學都有了,想不想要一個?這樣就把鼓勵變成了一種順成章的事情讓小孩感覺不到你是在用物質(zhì)的東西鼓勵他否則就會養(yǎng)成他功利性的思想舉個例子:初一剛開始,小孩班上很多學生都買了文曲星他回來說,他也想要一個我說,知道文曲星是干什么的嗎?他說,查單詞的我說,查單詞的東西多得很,不一定要文曲星呀,比如字典什么的小孩沒有話說了我知道他心里非常想,但我不急,因為我知道他們同學大部分是用文曲星玩游戲后來我說,這樣吧:我給你借一個,你先試用,如果你讓我知道文曲星比其他東西更有利于學習,或者讓我看到它在你學習上的作用,我就買結(jié)果他期末考試英語年級第一(滿分)你知道他怎么學的嗎?別人用文曲星玩游戲,他的玩法不同他把學過的單詞按照二十個一組輸入文曲星,然后有時間就拿出來考考自己一批記熟了,再輸另一批我說:好,方法不錯,文曲星有作用,明天給你買個好的
一般地說,自的空間更有利于個性特長的發(fā)揮戴著鐐銬跳舞對小孩來說未免太過于嚴格了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小孩,于生心年齡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間(尤其是13-18歲的中學生)、更多的個人自主權因此,家長除了不能一一代勞他的日常事務之外,更要學會尊重他的自我空間,給他一定的自選擇、自安排的時間和權力。不要以為處處為他設想、處處為他安排的做法,他會買帳。我們經(jīng)常看到有些家長偷聽小孩的電話,盤問與小孩交往同學的情況,控制他學習的時間和學習內(nèi)容,(比如晚上小孩學習時時不時地過去看他做什么)等等。這些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小孩隱私的干涉、是對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如果嚴重的話,可能會傷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到這時,再來挽救恐怕就很麻煩了。
3歲孩子怎么教育?順著寶寶的心發(fā)展進行教育,加強早期教育,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