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途徑 提高父母早期教育水平
早期教育讓孩子提前更好地發展,可是早期教育并不能僅僅停留在論的基礎上,早教論基礎加上早教實踐,才能讓孩子更快更好地發展,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提高父母早期教育水平的途徑。
定期開辦沙龍,約請專家廣泛地向父母介紹0-3歲寶寶的生和心發展的特點;親子教師的經驗講述;父母之間交流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并探討適 宜的教育策略;針對某一專題開展探討活動例如&ld;怎樣與寶寶交談&rd;、&ld;怎樣引導寶寶的交往技能&rd;&ld;怎樣防止以外傷害&rd;、&ld;小飲食,大學問&rd;。
參加幼兒園親子教育活動,有些父母或多或少地錯誤地認為,只要孩子得到發展就可以了,而忽視了自身的學習意識,學做父母的意識比較淡薄,通過家 教沙龍的系列活動,一方面豐富父母科學育兒的經驗,了解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樹立父母學做父母的意識,考慮自己是否具有教 育孩子的知識和修養,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自覺地發揮模范作用,學做稱職的父母。
有了科學早教的論還不夠,重要的是要在教育實踐中運用科學的早教觀點。父母迫切希望了解親子園組織什么樣的教學活動,參加什么樣的活動孩子會 有發展和提高。為此,精心地設計親子教育活動、互動游戲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教給父母早期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實踐科學早教念。在每次游戲活動前向家長詳細 介紹此項活動的目標、意義及指導要點;在活動中針對幼兒的個別問題與家長共同分析原因,嘗試多種引導方法;在活動結束后,選擇一些有共性的教育不適宜行為 的錄象片段,組織家長觀看,交流教育觀點、解決策略,達成良好教育行為的共識。
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一個不斷堅持,持續加強的過程,加強環境的提示作用和與人互動作用,促進父母的自我完善意識。生活活動中,自活動時間里,家 長容易忽略自己的教育行為,因此,我們在活動區里、玩具柜上及大型玩具上貼上提示語,提醒家長注意自己的教育行為,并對教育行為有突出問題的家長進行個別 幫助,使其轉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