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規定民辦教育機構不得開展"小學化"課程
&bsp; 為了讓孩子快快樂樂的學習,健健康康的成長,國家各個部門三令五申禁止學前教育階段開設小學化課程,但是仍然有很多民辦教育機構一而再、再而三的違反規定。近日,沈陽市教育局發通知規定民辦教育機構不得舉辦&ld;學前班&rd;培訓小學課程,徹底杜絕小學化現象的滋生。
本網訊 (記者劉旭 通訊員徐月嬌)距離上小學的時間還有10個月,一些家長卻坐不住了,為了讓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紛紛送進了教育機構的&ld;學前班&rd;提前學習小學課程。針對這一情況,11月21日,沈陽市教育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ld;小學化&rd;現象意見的通知》,明確規定民辦教育機構不得舉辦&ld;學前班&rd;培訓小學課程。
記者在民辦教育機構領新教育的學前訓練營課程表上發現,周一到周五早8時25分~16時30分全天課程,包括數學、識字、作文等課程,每周五還有測試,課程安排比小學還要滿。領新教育還針對家長需求開設了兩個月的幼小銜接集訓營、3個月的沖刺班和一年的培優班。
&ld;小學有入學考試,不學也不行啊。&rd;家長曹嘉穎說。今年8月底,曹嘉穎為女兒報了一個幼小銜接培優班,學時1年。女兒今年5歲,戶口所對的學區是市重點小學,入學要通過入學考試。&ld;入學考試考的就是拼音、漢字和算術,如果沒學過,根本考不過啊。早學沒有壞處,不指望女兒全學會,耳濡目染熏陶熏陶也好。而且上了一年級后,學習進度能跟上,不會被落下&rd;。
然而,專家提醒,提前學習小學課程是揠苗助長。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教授秦旭芳認為,民辦教育機構要按照兒童身心發展規律,3~6歲時期是孩子開發大腦的時間,應該多做游戲、多玩耍,擴展腦內存,這樣未來學習才有后勁。另外,提前學習基礎知識,會讓孩子對再次學習相同內容產生厭學情緒。
《通知》明確,民辦教育機構不得舉辦以學前兒童為主要招生對象的全日制培訓,不得舉辦學前班,不得以增設自學考試的學前教育專業為名面向學前兒童開展文化課輔導,不得以文化課補習機構的名義招收學前兒童開展文化課輔導。
《通知》要求執行&ld;八不準&rd;:不準進行拼音認讀與書寫;不準進行10以外數字書寫及運算;不準強化漢字機械認讀與書寫訓練;不準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不準進行任何形式的考試和測驗;不準以&ld;幼小銜接&rd;名義舉辦學前班、實驗班;不準舉辦收費性質的興趣班、特長班;不準使用小學教材和桌椅。
沈陽市教育局表示,通知下發到明年7月將進行專項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限期改,對違規辦園、辦學行為的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幼兒園管條例》等有關規定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降級、責令停止相關招生資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銷招生資格、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