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學名師辭公職 投奔民辦教育機構成趨勢
人們常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這就表明教師的責任是何其重大,他們肩負著塑造祖國下一代的歷史重任,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毅然決然的辭去教師這份公職,投奔于民辦教育機構,其中的原因顯而易見,民辦教育機構的待遇遠比公辦教師好,而且不只是一星半點。
&ld;瑯小名師辭公職&rd;&ld;仙外名師辭職去哪了&rd;,上周末,這兩條消息在南京家長圈熱傳。原來,兩位南京小學名師都辭職去了一家民辦教育機構。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公辦學校的教師,辭職投奔民辦教育機構的確有增加的趨勢。是什么讓老師放棄公辦學校的鐵飯碗,轉投民辦教育?日前記者輾轉聯系上跳槽事件的主人公,前瑯琊路小學教研中心主任陸華山。
提起陸華山老師,在南京的小學語文界可是大名鼎鼎。他是南京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是南京小學名校瑯琊路小學的教研中心主任,還是斯霞獎、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曾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各級賽課大獎。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名教師,幾天前正式告別了自己任教十三年的瑯琊路小學,入職南京一家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擔任語文教學校長。就在這個消息傳來不久,又傳來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的一位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同樣加盟該機構的消息。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公辦學校的教師,辭職投奔民辦教育機構有增加的趨勢。而這其中,不少都是名師。這個學期末,除了陸華山從瑯琊路小學離職之外,至少還有一位游府西街小學的語文名師,棲霞區的一位奧數輔導名師轉投民辦教育機構。而這些公辦學校教育經驗豐富的老師,尤其是術業有專攻的名師,近年來也一直是各家民辦教培機構的追逐對象。
&ld;這幾年,愿意投身民辦教育的公辦老師越來越多&rd;,南京某民辦教育培訓中心教學校長葛新飛介紹,自2006年創辦以來,已經有數十位公辦老師先后加盟他們,近日還將迎來一位名校教研組組長。
在公辦學校已經工作十幾年,并且成就不低,為什么會選擇離職?
日前,記者輾轉聯系上陸華山。&ld;我的黃金發展時期在瑯小,沒有瑯小,沒有鼓樓教育是不可能有我的今天,但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我自己是一個要突破自我、挑戰自我的一個人,我喜歡變革,接近不惑之年,我可能要重新選擇一個,但依然在教育崗位上。&rd;采訪的開頭,陸華山認真地表示。
吸引陸華山的,首先是民辦的機制。&ld;公辦擁有不可替代的教育資源,但民辦學校(機構)的機制更加靈活&rd;,他介紹,在瑯琊路小學,他幾年只帶一個50多名學生的班級,但到了機構,可能每年要和幾百甚至上千名學生正面接觸,&ld;可以讓自己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更有用武之地,培養更多的學生,也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d;。這是作為教師的職業成就感。
當然,到民辦教育機構任職,陸華山也得到更好的待遇。&ld;公辦教師工資在2010年有所提高,但實行績效工資以來,有5到6年沒有提高,去年調了一次,但更多反映在社保結構上,拿到手的工資并沒有多多少&rd;,他透露,目前機構給出的待遇是他以前的10倍。
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吳曉茅曾直言,于老師工資待遇有限,教師流失的數字每年都在增長,2014年已經有100多名老師離開教師隊伍。
中華中學教研室主任嚴龍文也注意到公辦教師流失的問題,在剛剛結束的南京市兩會上,他還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專門寫了提案,呼吁提高待遇,留住公辦教師。
他表示,&ld;個人價值不能實現,更現實的原因就是中青年教師,尤其是中青年男教師,他們要在南京成家買房負擔非常重。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南京(公辦校)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教師的經濟回報,這點是不容回避的問題。&rd;
不過,盡管教育局長和政協委員都有呼吁,但從體制內跳出來的老師認為,在一段時間內,提高公辦教師待遇很難做到。&ld;教師這個隊伍太龐大,這么多年過去了,空間不是很大,就算調幅度也不會很大。&rd;陸華山說。
而且,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除了收入高之外,民辦教育機構在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已經在民辦教培機構工作了幾年的一位原長江路小學名師告訴記者,過去在公辦學校,不光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得操心學生的衣食住行,瑣事雜事牽扯太多精力。但在民辦機構,目標很集中,老師只要鉆研如何把課上好,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提高。
南京小學教師培訓中心主任谷力博士指出,公辦教師的流失確實跟待遇有關,而待遇的問題主要是在僵化的分配制度上。
&ld;要想留住公辦教師,必須破除這些制度性障礙&rd;,谷力認為,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公辦教師的待遇,讓年輕教師能夠有尊嚴地生活,同時也要推進教師分配制度的合化,使得優秀教師得到應得的收入;另一方面,完善現行的教師評審制度,在一些標準上既要合規也要合,為老師提供充足的晉升空間,&ld;普通學校的高級職稱沒人報,而好學校報高級職稱的老師多卻崗位不足,現在秦淮區、江寧區試點教師區管校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rd;
不過谷力也表示,雖然公辦學校師資流向民辦機構,但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本身并不矛盾。&ld;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都屬于教育大體系,民辦教育是公辦教育的重要補充,未來,公辦教育提供普遍教育保障,民辦教育提供提優等個性化需求,是一種趨勢。&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