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劉長銘: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應大力興辦民辦教育
&bsp; 于我國人口眾多,加上當下政策的影響,適齡兒童逐漸增多,教育需求增大,公共教育資源已經無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所以,民辦教育在教育發展的歷程中開始承擔越來越多的教育任務。近日,政協委員劉長銘特別建議在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大力興辦民辦教育,逐步緩解擇校問題。
&ld;如果是我,我不這么做。&rd;在3月9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劉長銘被問及如何看待擇校熱,劉長銘如是說。
&ld;擇校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rd;劉長銘話音剛落,有記者開始竊竊私語。劉長銘接著說:&ld;為什么這樣說呢?當人們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后,人們對生活的品位、質量,對于精神文化就要提出新的需求。我們現在關注了后代的教育,說明我們進步了、發展了。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對待擇校熱,這可以解。這對每一個老師、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校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d;
&ld;怎么看待擇校熱?我這樣回答。如果是我,我不這么做。如果是我,我會把更多的精力,包括我家庭的財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質和質量上。&rd;劉長銘說,包括帶孩子做各種活動,開拓他的興趣、保護他的興趣,比如帶孩子去遠足,做一些戶外體育運動,培養孩子的意志。
劉長銘認為,家庭教育應該解決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或者說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品格、性情、興趣,開闊他的眼界,開闊他的胸懷,使他將來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生活和學校生活當中。其實有很多事例證明,家庭教育是決定這個孩子未來職業成功、生活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ld;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跟大家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改進家庭教育上。&rd;劉長銘說。
在緩解擇校熱方面,劉長銘建議,在推動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應該大力興辦民辦教育。&ld;要把蛋糕做大,除了做大之外,我們還應該做出各種口味的蛋糕,滿足社會對教育的需求。&rd;劉長銘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ld;十三五&rd;規劃綱要中都談到,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標準化建設問題,改善弱勢學校和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優化教育布局。所以構建一個現代的國民教育體系,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都擔負著重要功能,公辦的教育應該不斷地推進公共教育資源的標準化配置,我們的社會不斷進步,配置的標準和底線會不斷提高,而民辦教育更多是向社會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只有這樣,才是構建成現代的國民教育體系。我相信我們把蛋糕不斷做大和做出各種口味的蛋糕,擇校問題會逐步得到緩解,我們的教育會逐步滿足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張春銘 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