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補習班亂象盤點:水平參差不齊"名師"身份撲朔迷離
&bsp; 長達兩個月的暑假時光,孩子們心中自然是滿滿的期待!但是,上班族家長考慮到孩子無人照顧,或者是為孩子的學業考慮,紛紛將他們送去補習班上課。進而催熱了課外輔導班的蓬勃發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補習班亂象正在一點點凸顯。
新華社太原8月7日專電(記者霍瑤、劉揚濤)&ld;提分快狠穩&rd;&ld;一線名師1對1&rd;&ld;早一步,贏一路&rd;……暑期過半,太原市的中小學課外輔導班卻依舊火熱,記者調查發現,熱鬧背后,是叢生的亂象。
亂象一:補習班名目繁多,水平參差不齊。一家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面上的補習班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型教育機構主辦的,證照相對較全,辦班條件較為成熟;另一類中小規模的培訓班往往辦學資格不齊備,授課內容不成體系,招收教師不設門檻,師資水平無法保證。
亂象二:招生承諾很美好,能否兌現不保證。&ld;上奧數班,進名校&rd;是太原市一家補習班的承諾。這家培訓機構聲稱,只要報名指定老師的奧數補習班,并在結課考試中考進前幾名,就有機會被該老師推薦進入五中、山大附中等省重點高中就讀。有不少家長沖著這樣的宣傳將自己的孩子送進了奧數班,實際上根本就是噱頭。
亂象三:遍地&ld;名師&rd;任教,身份撲朔迷離。&ld;名師&rd;招牌是許多教育機構招生的&ld;法寶&rd;之一。雖然教育部門明確規定,不允許中小學在職教師參與培訓機構的有償補課行為,但打著&ld;一線名師1對1&rd;招牌的補習班依然不少。這些&ld;一線名師班&rd;的價格之貴令人咂舌,而不少&ld;名師&rd;的身份卻撲朔迷離。
業內人士透露,有些&ld;名師頭銜&rd;只不過是噱頭,有時候報名的學生太多,老師實在不夠用,就從一些師范院校聘請在校大學生冒充&ld;名師&rd;。
亂象四:為拉生源設&ld;回扣&rd;,補習實為&ld;超前學&rd;。為在競爭激烈的輔導市場中分一杯羹,很多補習班大打招生仗,有的用&ld;介紹一個學生給一筆回扣&rd;的方式聯合在校老師拉生源,有的則通過學校老師要來家長電話,直接向家長宣傳,手段可謂五花八門。
另外,很多暑期補習班實際辦成了&ld;預科班&rd;,對學生下一學期將要學習的新課進行提前講授。為了不讓孩子落后于其他報了班的孩子,一些本不想參加補習班的學生和家長就這樣&ld;被報了班&rd;。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學習科學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趙雨林說,目前市面上的教育培訓機構良莠不齊,確實存在一些機構單純為了追逐利益,對學生進行無效補課的情況。
趙雨林建議,治補習班亂象要&ld;兩手抓&rd;: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出臺政策措施,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管和頓,引導并促進教育培訓行業的規范與完善;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教育培訓行業協會的作用,樹立培訓行業的標桿,加強對行業內教師的培訓和管,確立行業評價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