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托班的煩惱:收費高退費難 教學質量參差不齊
&bsp; 暑假到了,孩子們的假期時光終究不會那么輕松愉快,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勢必想盡辦法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興趣班、暑托班,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將來后悔。但是,就目前的市場行情而言,給孩子報暑托班也要面對諸多的困擾,比如,收費高、退費難、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都是不乏回避的現實問題。
據《勞動報》報道,家長是雙職工,孩子放暑假沒人帶怎么辦?排滿各類課程的暑托班,成為不少家長的選擇。不過,記者從市消保委獲悉,今年1月至今,上海各級消保組織共收到各類教育培訓投訴1401件。僅6月進入暑期以來,相關教育培訓類投訴已高達252件。收費高、退費難,成為包括暑托班在內的教育培訓機構投訴所暴露的主要問題。
&ld;周一到周五,從早上9點一直到下午6點。&rd;地址標注為楊浦區國順東路上某民居內的一家民營教育機構,在58同城網站上發布了相關的暑托班信息。記者根據網絡登記信息致電,負責人徐老師向記者披露,這間65平方米的2室民居被改造為2個大教室,暑假期間,報了名的孩子可以從早到晚在這里學習。
&ld;家長上班前送來,下了班再來接,一般沒有太大的問題。&rd;這位老師告訴記者。當被問及暑托班的資質,這位徐老師坦言這是一家以公司形式注冊的民營教育機構。對于師資來源,她表示有&ld;已經畢業、有教學經驗的老師&rd;和部分&ld;尚未畢業的研究生老師&rd;,對任教老師何處就職并未透露。
記者注意到,在網絡平臺上,類似的民營機構所發布的暑托班信息不在少數,往往孩子越小收費越高。部分暑托班負責人表示,孩子讀到初中以后不太喜歡束縛,暑假期間仍天天被托班管束似乎不大可能,市場上的暑托班主要針對學齡前幼兒的早教、小學生的課業輔導。
此外,
就職于滬上一家金融機構的王女士,在一家名叫&ld;美吉姆&rd;的機構報名,為孩子購買了總計課時為60節的早教課程,累計投入近2萬元。然而,這家機構履行合同的方式讓王女士頗有微詞。幾番交涉無果后,王女士提出,希望將孩子轉到同品牌的張江分部,也被機構拒絕。如今,孩子課程上到一半,&ld;美吉姆&rd;不愿再為孩子安排課程,可謂付了錢卻&ld;虎頭蛇尾&rd;。
為什么要花費巨額資金為孩子報名參加課程?王女士說,這是雙職工家庭的無奈。于父母公婆都不在上海,家里無人幫忙照顧孩子,不得不通過托班上課的方式,讓孩子有人看管的同時,也能接受教育。
王女士告訴記者,于孩子還小,總計60節課程按照小朋友的認知能力分為歡動課、音樂課、藝術課。從起初覺得不錯,到她發現教授孩子繪畫課程的老師并非專職教師,而僅是助教或實習老師,她提出交涉無果。而后王女士也曾提出讓孩子改上音樂課,但卻被告知王女士孩子的&ld;課程數&rd;不足,不予排課。
王女士繼而向該教育機構要求公開課程并索要授課清單,卻發現機構方面提供的簽單中,雖有丈夫的簽字,筆跡卻并不符合。幾番不愉快,王女士希望將孩子轉至張江分部,然而被拒絕。王女士向上海市消保委投訴,目前市消保委已介入調查。
&ld;選擇哪個教育機構已耗費許多精力,原本還可將孩子送到價格更低的&ls;地段班&rs;,之所以花更多的費用也是希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rd;王女士還表示,本以為周圍的朋友都把孩子往里送,質量應該有所保障。不過,王女士向記者表示,于夫婦倆上班忙碌起來都自顧不暇,對孩子的教育力不從心。&ld;不管事情最后處結果如何,孩子還是得送往教育機構接受托班教育和培訓。&rd;
記者從市消保委了解到,
昨天,記者發起了一份網絡調查,超94%的受訪者為雙職工家庭的家長,其中5345%的受訪者孩子僅為0‐3歲。有2759%的家長表示會給孩子報名暑托班,并且從周一到周五讓孩子完學習;有5862%的受訪者則表示會報名暑托班,但會適當報名、不一定讓孩子和未放假時一樣每天上學;僅有1379%的受訪者表示不會替孩子報名暑托班,愿意讓孩子的假期徹底放松。
對暑托班的價格,4828%的受訪者表示對暑托班的心價位集中在每月2千元以內,有4655%的受訪家長表示愿每月支付2千元至5千元的費用于孩子的暑托班,僅有517%的受訪家長表示愿意每月支付5千到1萬元的暑托班學費。對于每月萬元以上的高金額暑托班,受訪者幾乎都無參與意愿。
對于市場上民營機構開辦的暑托班,3448%的受訪者表示放心讓孩子暑期就讀,有6552%的受訪家長表示并不放心。超9成受訪者希望自己所在單位能夠有條件開辦出愛心暑托班,并表示愿意把子女送到單位開辦的職工子女暑托班中,認為這樣更安全也更放心。
企業為職工解決子女的看護問題,在上海開辦幼托所、暑托班等已有先例。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滬上一知名企業就曾斥資在其辦公區間,為職工子女開辦幼托所,卻因相關備案等手續未齊全被長寧區教育部門緊急叫停。目前,該企業仍在為開辦出這樣一家合法、合規的職工子女幼托所努力。
&ld;過去,也曾一度有過&ls;企業辦社會&rs;的現象。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承擔了包括醫療、教育等一系列的社會義務。但從社會分工上來講,讓企業能夠專心致志開辦企業,實現企業歸企業、社會歸社會的&ls;主輔分離&rs;,實在為企業減負。&rd;勞動法專家、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雜志主編周斌向記者指出,可以說,從法律層面看,對企業是否開辦幼托所、暑托班,是否承擔起職工子女的托管、教育等,并沒有要求和約束。
周斌指出,對于職工的愿望,企業如果有條件能夠實現,也是為職工謀福利的一件好事。&ld;開辦暑托班,首先要做到合法、合規,在相關部門的協調下推進,完相應的開辦手續。&rd;周斌表示,其次,在是否不收費、或少收費等價格監管上,如果企業愿意為職工進行補貼、作為一種職工福利,應當被允許。
&ld;對一部分有條件的企業而言,為職工子女開辦暑托班、幼托所,和為職工增加班車服務等一樣,屬于不列入職工工資總額的企業福利??梢詫⑵淞腥肫髽I成本開支,企業則能夠享受一定政策上的稅收優惠。&rd;周斌表示,這也不失為提高凝聚力,為職工解除后顧之憂,實現&ld;雙贏&rd;的利好之舉。
&ld;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為職工子女開辦合法合規的暑托班、幼托所,是應當被允許和鼓勵的。&rd;周斌指出,&ld;為職工謀福利&rd;并不是要回歸&ld;企業辦社會&rd;的老路,未來企業的體發展還是應當福利社會化、分工精細化和社會化。(陸燕婷高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