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零食成零食界"寵兒" 質量參差不齊引重視
&bsp; 商家為了獲取利益,可以說是采取了各種方法和手段,當下最慣用的手法就是主打情懷,喚起消費者們對兒時的純真記憶。比如,各種&ld;懷舊零食&rd;就深受大家的喜愛,吸引大家蜂擁而至搶購這些零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與此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于零食質量的質疑。
酸甜的&ld;老鼠屎&rd;華華丹,含在嘴里直炸的跳跳糖,嘎嘣脆的蝦條……對于很多已經成家立業的80后和90后們,童年吃過的那些簡陋卻無比美味的零食往往是最值得懷念的。
如今,那些曾經的童年味道已經遍尋不到,如果能買回一份童年或青少年的回憶,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掏錢消費。
其實在數年前,人們的這種&ld;懷舊情結&rd;就已經引發了商家的關注,如今市場上售賣懷舊小零食的店面已經不再稀罕,線上的網店更加火爆,在多家大型網上商城搜索&ld;懷舊零食&rd;,各式童年吃過的小零食琳瑯滿目。憑借經典的包裝、傳統的味道,現在的懷舊小零食再次成為零食界的寵兒,深受消費者歡迎。
&ld;這些對我來說已經超越了零食的意義,看到它們就想起小時候,還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們,感覺特別親切。&rd;在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懷舊零食店中購物的白先生表示,自從發現有這樣的零食店后他經常會光顧,還會多買一些帶給朋友,&ld;剛開始自己吃的時候沒注意,后來發現好多小零食包裝袋上什么標識都沒有,感覺有點像&ls;三無產品&rs;。&rd;白先生坦言,購買之后發現一些零食包裝過于隨便簡陋,不是沒有條形碼就是沒有生產許可證編號,雖然已經盡量選擇購買耳熟能詳的品牌產品,心里面卻還是犯起了嘀咕。&ld;味道倒是沒變,還是曾經那個樣,可是吃起來總是不安心。&rd;
商家主打情懷,消費者需要回憶,但是現在買到的還是兒時的那份回憶嗎?
淘寶網上售賣懷舊零食的商家數量頗為龐大,最熱門的是辣條、&ld;無花果肉&rd;以及膨化食品,價格都較低,單價在05元到1元之間,買多的話單價可以低到03元一包,即便是人氣并不高的小店月銷量也基本在2000筆交易以上。
經過查詢,筆者發現這些小零食雖然暢銷,卻經不起仔細推敲。名為&ld;無花果肉&rd;的零食,同樣的產品上印有不同的制造商,分別為&ld;潮安縣庵埠鎮正大食品廠&rd;和&ld;潮州市潮安區正大食品廠&rd;。筆者在食品藥品監督管局的網站上查詢相關S生產許可證編號,發現廠家名稱標注不一,信息混亂。
銷售&ld;卜卜星燒烤膨化&rd;食品的一家名為&ld;90后創業夢之店&rd;的店鋪,在產品詳情中未標注包括生產許可證、條形碼、廠家名稱等任何相關信息。當筆者表示希望可以提供相關證明的時候被告知,&ld;如果上百件批發,才能提供。&rd;筆者隨后在其他店鋪發現了同樣的零食,標注為&ld;廣州市卜卜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rd;,經查詢發現,該公司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書在2015年12月10日就已經到期。
懷舊零食除了在&ld;身份&rd;上殘缺不全外,還存在其他食品安全問題,如因添加劑過量造成人體健康危害。
近年來,&ld;懷舊&rd;已經從文化現象慢慢轉變為一種經濟現象。&ld;人們的記憶是累加的,曾經再不美好的過去過了幾十年也是美好的歲月。所以懷舊是人的天性。而這種天性可以轉換為生產力,養活一個產業,造就一個市場。&rd;北京師范大學經濟系的賴德勝教授稱,以前人們的這種懷舊情結因為技術發展限制沒有得到開發,現在于通訊、科技、社會等各方面的進步才剛剛被人們發現和重視,其中的潛力需要不斷挖掘,&ld;&ls;懷舊&rs;系列的產品都還不夠成熟,沒有形成良性的優勝劣汰競爭,還需要時間來發展完善。&rd;
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的朱江認為,懷舊零食的很多生產廠商都是小公司甚至作坊,政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對于流入市場的零食應進行抽樣或定期檢查,即便是小商品也應給予充分重視,&ld;許多懷舊小零食存在不少問題,有的屬于&ls;三無&rs;產品、有的無S編號。這樣的產品在市面流通本身就是違法的。&rd;同時他提醒消費者購買前應該注意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標識,以免到時候不但花了錢,還吃壞了肚子,&ld;為了自身安全,像辣條一類比較容易出現不合格問題的懷舊零食,還是少吃為好。如果消費者在市場上看到有商家出售&ls;三無&rs;食品、假冒食品和不合格小食品,可以向相關部門舉報。&rd;(編輯:朱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