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翼城"二孩實驗三"十年 老齡化進程相對趨緩
&bsp; 實施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將有利于保持合的勞動力數量餓結構,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也將有效延緩老齡化速度,相對減輕老年人口比重過大的現狀。據悉,山西翼城在&ld;全面二孩&rd;政策還未正式落實的時候,早已經開展起&ld;二孩實驗&rd;,如今已經有三十年的時間了。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老齡化進城相對趨緩,性別比大體正常。
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這也意味著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的&ld;二孩實驗&rd;自行終結。
在境外媒體報道中,翼城縣是距離北京800多公里的&ld;秘密人口試驗地&rd;;在國內,它是&ld;偶然情況下&rd;啟動農村二孩生育實驗的特區。30年來,作為&ld;生育特區&rd;,翼城如大棋局里的一粒孤子,又似國家人口政策的一片苗圃。
翼城&ld;晚婚晚育加間隔&rd;生育政策試點的倡導者、人口學者梁中堂認為,影響人口發展的,不只是經濟發展規律、人口規律,還有科技、文化、風俗習慣、宗教及社會心等,&ld;有些人口現象雖然是現實發生的,但其后果卻將潛伏幾十年才顯露出來。&rd;
今天的生育狀況,就是明天的人口構成。透視&ld;翼城實驗&rd;,將會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全面二孩時代?
鑒往知來。走進翼城,正好可以一窺未來中國農村地區人口生育狀況,諸如,生育率是升是降?二孩生育意愿高不高?受哪些因素影響?性別比會不會失調?&ld;駙馬村&rd;又是怎么回事?老齡化浪潮下的鄉村養老何去何從?全面二孩政策,又將給這個縣的城區和鄉村帶來什么?
翼城,以其30年的&ld;多做少說&rd;,乃至&ld;只做不說&rd;,默默交出一份&ld;二孩實驗報告&rd;。
偶然而始又悄然而終的&ld;生育特區&rd;
夏夜的翼城,雷聲有如重鼓,閃電劃破夜空,暴雨頃刻而至。憑窗望去,夜空煙雨朦朧,萬家燈火闌珊。初次聽到翼城農村31年前就放開二孩生育小口子的&ld;傳說&rd;,如聞驚雷‐‐這里曾是&ld;不宣傳、不推廣、不取消&rd;的&ld;生育特區&rd;。
&ld;國家出臺單獨二孩政策前,中央有關部門曾通過省里向翼城要&ls;晚婚晚育加間隔&rs;生育政策試點總結。&rd;翼城縣原計生局副局長李克聰認為,這是&ld;翼城實驗&rd;在國家生育政策調中發揮參考作用的依據。
但&ld;翼城實驗&rd;的&ld;始作俑者&rd;梁中堂,并不認為該試點對全國生育政策調發揮了多大作用,只是說:&ld;翼城試點在偶然情況下做成,不可復制。&rd;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總人口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4億,迅速增加到1970年的83億,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為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國家從70年代開始在城鄉推行計劃生育。1980年,黨中央發表《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1982年,計劃生育被確定為基本國策。
當時翼城縣轟轟烈烈開展起計劃生育工作,然而遭遇了群眾接受難、工作阻力大、干群關系緊張的困局。但很快迎來了轉機。
1984年春節,時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省計生委顧問的梁中堂向中央領導呈送研究報告,建議用&ld;晚婚晚育加間隔&rd;的生育政策取代&ld;一胎化&rd;政策,即在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基礎上,農村男女青年比國家法定結婚年齡推遲3年結婚生育者,可以在婦女30歲左右時生育第二胎。
梁中堂說,此辦法的核心,一是晚育,主要指婦女24周歲時初育;二是間隔,視第一個孩子生育遲早的不同,一二胎的間隔有所不同,主要是要求婦女30歲左右生育第二個孩子;三是杜絕和減少多孩生育。
吸收梁中堂的觀點,經原國家計生委同意,山西省委、省政府批準,1985年7月起,翼城縣農村開展&ld;晚婚晚育加間隔&rd;生育政策試點工作。
翼城是典型的農業縣,山區、平川、丘陵大體各占1/3,人口底子清晰,符合梁中堂期望的&ld;兩晚一間隔&rd;生育政策試點縣條件。
他在給翼城鄉村干部部署工作時說:&ld;目前我國10億多人口中,近7億屬于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換句話說,30歲以下的就占70%。年輕人多,生育力強,死亡率也一直在下降,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出生的孩子更多,吃飯、上學等問題就更大。像我們這樣大的一個國家,一個時期人口增長太快了,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減少得太厲害,也不見得是好事情。為了達到控制人口的目的,也不必只許人們生一個孩子。&rd;
梁中堂認為,&ld;兩晚一間隔&rd;比&ld;一胎化&rd;政策少生孩子。間隔生育可以把人口生育高峰拉開,既調節生育,也防止以后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許多社會問題。
試點伊始,翼城不少干部擔心人口失控。而此后的翼城實踐,則有力支撐了梁中堂的判斷。1985年開展試點時,翼城做了人口長期規劃,測算2000年的人口總量為300331人,而2000年的實際人口是302816人,相差無幾;翼城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例,1985年為1%,2000年則降為087%。
人口增長率明顯降低‐‐2000至2010年,全國、山西省、臨汾市的人口增長率分別為584%、998%、926%,而翼城縣為271%,明顯低于全國、全省、全市水平。
人口老齡化進程至少延緩5年‐‐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翼城65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759%:而在2005年,全國這一占比已經達到77%,2010年更是上升到887%。
出生人口性別比大體保持正常‐‐試點前幾年,人們對性別的偏好還比較強烈,1985年至1989年,全縣出生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偏高,最高的1987年達到1177。1990年后,出生人口性別比回歸到103至107的正常范圍。此后25年間,翼城除個別年份高出正常范圍外,總體上都比較正常。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翼城縣0歲性別比為1061,而山西省為1128,臨汾市為1143;翼城縣1至4歲年齡組性別比為1027,而全省為1104,全市為1107;翼城縣5至9歲年齡組性別比為1015,而全省為1082,全市為1062。縣衛計局長菅俊軍說,這說明翼城縣育齡群眾生育觀念發生了深刻轉變,&ld;生男生女都一樣&rd;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意味著我國進入了人人都能生兩孩的新時代,對翼城縣來說,則意味著開展了30年的&ld;兩晚一間隔&rd;試點工作自行終結。
但其影響并未戛然而止。
&ld;一個孕婦三個陪&rd;。一大早,翼城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門口,就已擠得水泄不通。
&ld;全面放開二孩后,上40歲的人就著急了,有一線希望的都想來試試,抓住尾巴再生一個。不少人每月都來檢查,看不孕癥的人明顯增多。&rd;婦產科門診主任王慧快人快語。
據縣醫院婦產科門診統計,今年前5個月,縣醫院行取環術104例,比去年同期的56例增加近一倍。
38歲的張彩云是城鎮戶口,孩子已經9歲,看國家放開二孩,想要再生一個,可才懷上倆月,胚胎就停止發育。
&ld;前幾天還聽得見胎心,怎么可能就停止發育了?&rd;她拿著彩超檢查報告單一動不動,勉強抬起頭,詢問護士時聲音都有些跑調。一旁陪著的婆婆瞬間臉色大變,慌里慌張走出門,給兒子打電話,要他立馬趕到醫院。
王慧說:&ld;70后懷二胎面臨很大的一個挑戰是來自身體,男方抽煙、喝酒都會影響生育,而女方如果不及時服用葉酸,不調身體,嬰兒很容易先天不足。另外,男女雙方心上也要多調節,越是著急越不容易懷上。&rd;
&ld;對于80后、90后來說,生二孩是懷得起,但生不起、養不起,即使在農村,好多年輕一代也不生二孩了。&rd;婦產科主任王愛琴說,&ld;一般都是過了35歲,發現家里有老人病了,一看將來沒有跑腿的,才又來生一個。這事兒,70后、80后要看得長遠些,90后還沒有經歷生老病死,人生閱歷還沒到,看不到那么遠。&rd;
婦產科一側,澆底鄉油莊村郭永紅兩口子神色緊張,再也沒有初次做父母的喜悅。郭永紅今年27歲,頭胎生的男孩已4歲,&ld;這一胎本想要個女孩,誰知道又是個男孩。&rd;
&ld;生一個太孤單,我家老大就不愛說話,生倆吧,開銷實在太大。&rd;郭永紅的丈夫在汽修廠工作,一個月工資3000多元,&ld;算算孩子上幼兒園學費、家里的各種開支,一個月最少也要2000元,根本攢不下錢。&rd;
&ld;還想生女兒嗎?&rd;
&ld;國家讓生,也養活不起!&rd;兩口子搖頭擺手。
&ld;在生二孩上,70后在抓緊,80后在觀望,90后還沒認真想。現在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人們又都想維持一個較高的生活水平,不少人等到35歲以上才具備生二孩的經濟實力。&rd;王慧說。
&ld;我是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倆,生一個太少。&rd;在縣醫院婦產科,王莊鄉上石村49歲的陳忠萍陪著90后的女兒孫晨曦做產檢,很有當家的&ld;派頭&rd;。女婿陳浩在一旁遞水拎包,小心伺候著妻子。
孫晨曦說話綿軟,&ld;肚子里的孩子9個半月了,馬上要生,至于二孩,得過兩年看看經濟條件是否允許。&rd;
陳忠萍也是底氣不足:&ld;現在彩禮太多了,一般的要128萬元,也有要14萬元的,又都想在縣城里買房,講究有房有車,教育上也費錢。要是生兩個男孩,真吃不消。&rd;
說話間,外面鞭炮聲響,不少人出去看熱鬧。只見七八個婦女前后簇擁,有人引導,有人攙扶。走在最中間的是抱嬰兒的,步子很快,手里攥著把桃枝。緊跟著的產婦,戴一大口罩,身子有些輕飄,胸前舉一支香。一行人面露喜色,匆匆走出醫院。
記者趕上去問,得知生的是個女孩,來醫院的都是親戚,回村還會有更多人迎接。
&ld;在翼城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淡了,在生二孩上也大有&ls;反轉&rs;的意思。老大是男孩,生二胎的就會有顧慮,怕再生一個男孩。如果老大是女孩,生二胎顧慮就少,大家都想要一個兒女雙全。&rd;李克聰說。
他分析說,以前農村要干體力活,收割麥子、挑水、種莊稼,肯定是生男孩好。現在收割用機器,男的能干的,女的都能干。有些職業,女的還比男的干得好。&ld;以前說養兒防老,但男孩成親要買房、買車、準備彩禮,女孩不用,而且女孩養老更貼心。&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