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新政元旦實施 奶粉股兒童藥股受益程度不一
二孩新政的全面實施,不僅使許多家庭受益,各行各業的生產商、經營商也都相繼展開了新一輪的市場開拓與發展。有關嬰幼兒的產業行情更是一片大好,這跟時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孩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都是有著緊密聯系的。但是根據調查顯示,醫療股奶粉股的受益程度卻是參差不齊。
全面二孩終于來了!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全面二孩政策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就意味著,明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全都合法。據業界預估,新增新生兒出生前三年的育兒支出將會產生約3000億元的增量市場,記者采訪得知,醫療股奶粉股受益程 度不一。
全面二孩政策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ld;上周政策提交審議時相關板塊已應聲大漲,所以利好已提前消化了一輪,雖然短期內板塊仍可能應景上漲,但預期早已存在,行情應該不持久,畢竟全面二孩并不算突然而至的驚喜。&rd;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如此淡定看待。
對此,西南證券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導致的嬰兒潮將會呈現持續期短、比例小但絕對數量大的特點,并且新增嬰兒將主要來自30~44歲育齡婦女的 &ld;補償性生育&rd;。根據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和國際比較,并通過合假設,估算全面放開二孩會使2016~2018年新增新生兒數量達到566 萬,新增新生兒將主要來自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新增新生兒出生前三年的育兒支出將會產生約3000億元的增量市場。
中投證券則分析認為,在未來5~10年內,我國將會形成一個規模適度的嬰兒潮,不但有利于緩解中長期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壓力,提升消費拉動經濟的 力度,還能培育服務業,有助于經濟轉型升級使得嬰幼兒產業深受提振。預計嬰兒保育、嬰幼兒奶粉、兒童玩具、嬰幼兒醫療護與學前教育等相關標的將直接受 益。
但在業內人士、奶粉企業看來,人口紅利或對奶粉行業刺激有限。&ld;前一輪政策消息放出時,其他二孩相關概念板塊齊刷刷一片紅,而奶粉股只有伊利股 份一枝獨秀漲停;再反觀此前&ls;單獨二孩&rs;政策后的市場反響,銷售依然平淡,奶粉企業大多覺得人口紅利的確存在,但蛋糕增長有限,分羹者眾多,落到自家頭上 或感受不明顯。&rd;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為何如此淡定以對?對此,國內某一線品牌奶粉企業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首先,嬰幼兒配方奶粉雖是&ld;剛需&rd;,但我國母乳喂養率在大力提倡下不 斷提高,奶粉企業不允許進醫院推銷,所以全面二孩政策帶來市場增長的同時,寶寶平均奶粉量卻可能在減少;此外,雖然有個別外資進口品牌奶粉在華遭遇了&ld;滑 鐵盧&rd;,銷售額和市場占比都在下降,但更多的小眾知名品牌卻先后登陸中國市場,此前海淘、代購等渠道已在年輕媽媽群體中樹立了品牌形象,所以分食者越來越 多;此外,今時不同往日,奶粉供應很大程度出現了供過于求,市場價格戰全年無休,在營收、利潤進入下行通道時,此利好政策被認為是一支不太強的&ld;強心 針&rd;。
&ld;還有很大一個關鍵點,從國內上市奶粉企業的業務構成來看,嬰幼兒配方奶屬于廝殺慘烈不能放棄的一部分,而高附加值的中高端酸奶產品等才是當下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單品類市場擴容,不見得能帶來個企業的業績顯著提升。&rd;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分析認為。
基因測序這一市場新貴為何能攤上全面二孩政策紅利?對此,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二代基因測序產業實際上已經多點開花在生育領域,包括優生優育、 無創產前檢查等方面的相關項目都在被廣為普及,市場接受度較高,且無創產前檢測應用成熟穩定,市場規模有望借全面二孩政策實施迅速擴大至200億元。
此外,致力于嬰兒保育設備研發、銷售的企業未來也將備受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雙重青睞,但記者獲悉,部分企業仍采取觀望態度,暫未有生產擴容計劃。&ld;此前市場普遍看好的單獨二孩可能帶來的市場紅利還沒兌現。&rd;有企業如此表示。
而以往被藥企忽視的兒童藥物市場也將迎來高速擴容。&ld;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大力發展兒童藥物的屈指可數,只有康芝藥業、白云山、葵花藥業、健民集團等幾家,因為生產銷售兒童藥費力不討好,成本遠高于成人藥,銷量卻遠小于成人藥。&rd;該觀察人士表示。
實際上,不僅僅是全面二孩,近期食藥監總局公告的兒童用藥審批優先政策,也在&ld;雙管齊下&rd;助推兒童藥物產業發展。&ld;不單是缺少兒科醫生,也缺少兒童藥物,這些冷門領域都會在未來迅速成為熱門,相信很多成人藥生產企業會轉而投入兒童藥競爭中。&rd;其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