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教育遇難題 9歲娃娃為爭寵學校頻犯事兒
自二孩政策元旦落地,許多家庭都出現了喜憂參半的情況,本該歡歡喜喜的迎接這個家庭的新成員,但是新問題來了,&ld;老大&rd;們不樂意了,各種鬧事兒博關注的現象屢見不鮮,搞的家長們也不知所措。二孩教育問題逐漸成為時下的熱點問題,如何教育好,怎樣權衡好都丞待解決。
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不少家庭都在考慮到底&ld;要不要生二胎&rd;?生二胎,除了要考慮生、物質等條件外,還更要關注二孩的教育問題。
這兩天,海曙區教育局教科室主任、心咨詢熱線主持人徐曉虹,梳了教育心咨詢熱線13年來記錄,發現來咨詢二胎教育問題的暫時不多,只有25例,但全是生二胎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熱點問題。比如:老大的情緒問題,又比如,二胎家庭中,哪方更焦慮……
雖然只有25例,但是徐曉虹發現,來咨詢的幾乎全是焦慮的母親,只有極個別先是父親帶兒子來,后來也是母親為主來咨詢。而前來咨詢的母親九成全是全職太太。
為什么有時間、有精力的全職太太,反而更容易出現二孩教育問題呢?
在這些咨詢的母親中,有一位汪太太,是位全職太太,她先是生了一個女兒,但女兒落地后,她的婆婆就再也沒出現過。此汪太太心情很不好,她也借口身體不佳,一直不肯生二胎。最后還是經不住丈夫與夫家要求,在大女兒14歲時,又生了個兒子。
照說,有兒有女,應該很高興,但是煩惱卻一直伴隨著汪太太。她大肚子時,女兒恰逢青春期,她一直瞞著懷孕的消息,甚至提醒鄰居不要告訴她,怕女兒不高興。兒子生下來后,汪先生為養家糊口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在工作上,而于過分溺愛兒子,造成了幼子沒有規矩、任性刁蠻的秉性,到了小學,表現已經令母親抓狂。
徐曉虹說,這案例說明,部分全職太太如果本身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或者沒有繼續學習的能力,加上脫離了社會,往往就難以肩負教育好二孩的擔子。
但并不是說,在職母親就沒有二孩教育的煩惱,有一些在職母親即使本身有很好教育,也沒有脫離社會,但是如果不繼續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水平,加上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觀察、陪伴孩子,孩子也較容易出問題。
徐曉虹發現,來咨詢二孩問題的,并不是因為重男輕女等性別原因,主要是生了二胎后,老大的種種表現,讓家長揪心。
費女士是某企業經,丈夫開公司,家境殷實。但是夫妻二人忙于工作,一直請外婆外公帶孩子。兒子9歲三年級時,生下女兒,又請了保姆照顧。但生女兒以后,大兒子在學校經常犯事,今天砸了消防栓,明天打同學出血,后天上課與老師斗爭,父母焦頭爛額。
徐曉虹說,二孩或者二孩以上家庭,心學有個&ld;同胞競爭&rd;的專用名詞,意思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間有潛在的比較或者競爭的關系。
已經習慣了&ld;以自我為中心&rd;,缺乏分享意識與能力的老大,當家庭中有兩個孩子時,會明顯感覺到父母的愛被剝奪。在目前大多數家庭還是獨生子女的背景下,對父母愛的獨占欲會讓老大承受巨大的心壓力,往往變得敏感、敵對,父母處不當,就會產生一系列問題。
其實,這些老大故意的調皮搗蛋;或趁父母不注意,偷偷打罵、作弄弟妹;或直接出現一些退化行為比如尿床等,其實都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
當父母沒有足夠關注時,一味責備自己不懂事時,老大的心壓力無法得到疏通,更會做出更為極端行為。
徐曉虹認為,要有效疏導大孩不平衡心,重點是消除老大的危機感:
●耐心溝通接受未來事實
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讓老大喜歡尚未出生的弟妹,可以撫摸媽媽肚子、通過照顧絨布娃娃等方式,讓老大與父母一起期待弟妹的出生。
●用行動關愛老大
因為二孩可能還小,需要爸爸媽媽天天來抱,所以無論懷孕還是二孩出生后時候,也要擁抱老大,也讓老大時時感覺到父母一樣愛他。二孩的各種特殊奶制品,一定可以讓老大嘗嘗,禮物更是需要平衡好。
●不要指責其中一孩子
家長難免比較兩個子女,很多家長會采取比較教育方式,但不能公開指責一方的缺點。相反,可以用表揚一孩的優點,來激勵另外一孩朝父母的期望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