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布置作文 夫妻二人輔導孩子作業時產生分歧請來110
&bsp; 父母雙方在對待教育問題的時候,難免會產生分歧,但是重點是,如何求同存異,共同尋找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逞一時之快,非要爭個你死我活才行。日前,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了一片《成長的煩惱》的命題作文,不料竟激化了夫妻二人的矛盾。
大足區一中學語文老師布置了一篇《成長的煩惱》的命題作文。輔導兒子作業時,一對夫妻產生分歧,言語升級發生抓扯打斗,最終請來了110民警。好事是他們這一鬧,孩子作文有了鮮活素材,壞事是孩子這下真的有煩惱了。
4月13日傍晚,家住大足區寶興鎮的李女士報警稱,她和丈夫胡先生因孩子教育問題發生爭吵,繼而遭到丈夫毆打,希望民警保護自己。民警趕到寶興鎮金竹村,夫妻倆還在爭吵,親友在旁不停勸說。民警了解到,妻子挨了丈夫一耳光,丈夫也被妻子抓傷。
原來,兒子小龍是大足某中學初一學生。當天放學后,小龍在家準備完成命題作文《成長的煩惱》。他冥思苦想了好一陣也不知道如何下筆,便找來父親手機,想在網上搜搜范文。此舉被母親李女士發現,問他咋回事。
&ld;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快快樂樂的,要無憂無慮地生活,不應該把煩惱寫進作文里。&rd;李女士告訴兒子。
&ld;小孩子為什么就沒有煩惱?全世界的人都有煩惱。&rd;父親胡先生實在看不下去,覺得這只是老師布置的一個作文,并且孩子成長中遇到煩惱也是正常的,作為家長沒必要過多干擾老師的教學。胡先生勸阻妻子,雙方你一言我一語,最后發展到抓扯。
民警告知李女士,孩子成長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煩惱,如學習壓力大、與同學關系處不好等,要鼓勵孩子調心態,尋找解決方法。民警也對夫妻二人的過激言行進行了批評教育。
李女士說,丈夫長期在外務工,照顧孩子主要靠她。小龍剛上初一,她放棄工作專心照顧兒子,目的就是讓兒子專心念書,快快樂樂生活。
&ld;小孩子能有什么煩惱?他說沒有不開心。&rd;李女士說,老師布置這樣的作文,非要喊孩子寫煩惱,完全就是亂出題。&ld;這是逼迫孩子說假話。孩子從小學會撒謊,還白紙黑字編事實寫出來,這還得了?&rd;李女士說,她當時問了小龍,兒子說自己不知道成長有什么煩惱,于是她建議兒子:&ld;沒有煩惱就不要寫,不要為答題而編造故事。&rd;
&ld;成長就一定有煩惱么?我擔心孩子通過這個作文,學會編造故事和撒謊,所以特別生氣。&rd;李女士說。
父親:小孩為什么不能有煩惱&ld;我覺得老婆有些反應過度了!孩子為何就不能有煩惱?遇到不懂的題目,為何不可以利用網絡尋找答題方法?&rd;胡先生說,如果純抄答案或作文,他自然反對,但孩子說他不懂什么是成長的煩惱,于是想通過網絡查找范文,所以他同意了。
&ld;他媽媽不準查,還不讓他寫!我當然不認同。&rd;胡先生說,退一步說,即使老師布置的題目有問題,當家長的也不應直接否定老師,&ld;不能過度干涉老師教學。&rd;&ld;讓孩子不寫作業!這和鼓勵孩子不學習有什么區別?&rd;胡先生說。
布置這道家庭作業的黃老師稱,要解答這道作文題,學生首先要解什么是成長的煩惱?通過具體事例反映自己的煩惱,主要是想訓練孩子運用各種描寫方法,刻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自然是希望孩子們敞開心扉,說真話、抒真情。
如果孩子沒能解到什么煩惱,或者認為自己沒煩惱怎么辦?黃老師說,《成長的煩惱》并不限定只寫成長中煩惱的一件事,也可寫對成長煩惱這一話題的感悟,甚至可以以自己的思考和真實經歷駁斥&ld;成長有煩惱&rd;。
夫妻在教育孩子時觀念觀點發生沖突怎么辦?重慶師范大學教授周小燕建議,雙方要冷靜表達觀點,客觀分析目的,最終都可以實現和解。
遇到沖突后,家長雙方要進行自我察覺,就是要冷靜分析你所持具體觀點,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其實當夫妻雙方把最終目的攤開,會驚奇發現目的是一致的。既然目的一致,過程和方法就有融合、合空間。這樣即便遇到沖突也能和解,和諧的家庭關系自然有利于孩子成長。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夏祥洲 通訊員 劉洋 攝影報道(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