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網上布置作業 爺爺苦練智能機與學校接軌
&bsp;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經涉及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人類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就比如,當下學校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大多是通過網絡,對于年輕家長來說,是非常便捷,但是對于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們來說,確實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為了孫子孫女著想,不少老人紛紛苦練智能機與學校接軌。
布置家庭作業,下發學校通知……現在這些事情,全部可老師通過手機上網完成。不過,對不會用手機的爺爺奶奶們來說,這是個很大的挑戰。近日,為了配合學校的要求,很多老年家長開始練起了玩手機。
徐爺爺的孫子在棋盤街小學上一年級,每天除了接送孩子,還要輔導孩子的作業。&ld;作業內容都是口頭完成的,難度不大,不過怎么知道當天的具體作業反而有點困難。&rd;徐爺爺說,雖然孫子的家庭作業上每天都會抄寫內容,但因為孩子不會寫字,家長經常看不懂,所以,每天老師都會在班級群里給家長發一遍。另外,孩子在學校吃飯、做早操等各種內容,也會拍成小視頻發上群里,學校里的通知也隨時通過發布。
徐爺爺以前用的手機是老人機,只能接打電話,孫子上學后,他特地買了部智能手機,一有空就學著怎么發短信,收文件。
記者在武漢市多所小學了解到,去年,武漢市取消了&ld;家校通&rd;,現在,學校老師基本都以或微信和家長聯系。不過,如果孩子平時多數是老人照顧,上網和老師聯系就成為了難題。
&ld;通過網絡聯系好處很明顯,只要有手機,家長幾乎可以隨時和老師交流,甚至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rd;漢口蔡家田小學家長朱女士說,不過,如果僅僅只靠這種單一的方式,不會上網的家長會很被動。
武漢市青山區鋼城14小老師袁琴在自己帶的班級專門為家長設計了簡單的&ld;作業密碼&rd;,用數字和畫嘴型等簡單的方式教家長輔導孩子,收效很不錯。她認為,在一些以老人照顧孩子為主的學校,老師也要考慮到家長不會用手機的情況,用一些老人能解和操作的方法促進家校之間的溝通。(記者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