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出臺最嚴減負令:老師不得布置需家長完成或代勞的作業
&bsp; 為了把學生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脫出來,合配置學生的課業量,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下快樂的學習,各地中小學一直堅持探索著&ld;減負提質&rd;。日前,沈陽出臺最嚴減負令,明確規定老師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
日前,沈陽市教育局專門召開會議,就做好義務教育學校&ld;減負提質&rd;進行全面部署和要求,堪稱沈陽最嚴&ld;減負&rd;令,其中許多要求都是首次提出。市教育局規定,對違反者,一經查實,市教育局在全市通報批評,并區縣(市)教育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教育主管部門給予相關責任人員行政處分。
市教育局的&ld;減負令&rd;非常具有針對性,要求教師應精心設計作業,不得不加選擇地布置教輔材料上的作業,不得布置機械性、重復性、懲罰性作業,不得布置超越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鼓勵教師基于學情開發校本作業,自編作業或改編現成作業。
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中高年級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初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5小時之內。學校要指定專門部門或人員,負責監測各年級課后作業量及學科分布,達到&ld;學科平衡、總量合&rd;。雙休日和節假日不得加大作業量。要實現作業公開。
為了規范評價方式和結果使用,鼓勵采取&ld;等級加評語&rd;方式,實施分級評價。嚴禁學校采取或者變相采取考試、測試、面試等形式選拔學生。區縣(市)教育局和教研部門不得簡單地用考試分數或中考升學率對學校進行排名,學校不得用考試分數對班級、教師、學生進行排名,教師不得用考試分數對學生進行排名和編排座位。樹立學科成績是學生隱私的念,嚴禁將全班學科成績及名次發至家長微信群、群等公共平臺。
嚴格控制周課時總數和周教學時間總量,一二年級周課時不得超過26節,52節/天;三至六年級周課時不得超過30節,6節/天;七至九年級周課時不得超過34節,68節/天。保障學生在校每天都有自習時間,自習時間不計算在周課時中,不得占用。
教師要基于學生接受程度有效開展教學,不趕超進度,不增加難度。從2017年新入學的小學一年級起,以三年級為起點開設英語課,且從英語知識的&ld;零起點&rd;開始教學;一二年級只可安排游戲或聽說類的英語社團活動。現小學一二年級英語課保持不變。
小學一二年級不得舉行區域性統一紙筆考試,其他年級每學期可進行期末質量監測,監測內容嚴禁超出課程標準。初中除學業水平考查、學業水平考試、學業質量監測外,不舉行市級統一考試。區縣(市)教育局根據需要,每學期可對部分年級或部分學科進行一次教學質量抽測。嚴禁以&ld;質量監測&rd;名義進行區域性&ld;統測&rd;。要人性化安排考試,提倡將必要的考試安排在節假日之前。
學校及在職教師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課余時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進行補課或上新課,不得舉辦各類學科競賽輔導班,不得組織或者以推薦等形式變相組織學生參加校外文化課補習班。堅決杜絕&ld;校內不講校外講&rd;、&ld;課內不講課外講&rd;的行為,一經查實,按規定予以相應的行政處分。提倡和鼓勵教師為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進行義務輔導。
要加強家校合作,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積極推動教學開放,創造條件方便家長及有關專業人士了解學校教育教學情況,參與學校管。學校、家庭、社會應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減少或避免&ld;校內減負,校外增負&rd;的現象。學校及班級各類評比不得與家長的貢獻程度掛鉤,不得以評比變相加重學生及家長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