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布置微信寒假作業 專治學生拖延癥引熱議
&bsp; 自放寒假以來,微信朋友圈里各種曬寒假作業,吸引了一大波網友的圍觀,也使大家增長了不少見識,眼看著這個話題就要告一段落了。又一種新鮮的寒假作業進入大家的眼簾,那就是南海區一老師給孩子們布置了一項&ld;微信寒假作業&rd;,這種特殊的方式可是引發不少家長的熱議哦。
互聯網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寒假作業都是留到假期快結束才做?對于現在小學生來說,可能已經行不通了。南海區一小學的學生們,在這個寒假接到老師布置&ld;微信寒假作業&rd;,專治學生拖延癥。記者了解到,這份作業需要學生們假期期間在微信群曬出自己寫的字帖、看的課外書,還需要語音上傳自己背的古詩、成語。對于這一新鮮的作業方式,有家長認為非常有創意,孩子們做作業的積極性提高了,但也有家長擔心孩子因此天看微信群,會沉迷于手機。
家住南海的歐先生,女兒妮妮今年7歲,在桂城的一家小學讀二年級。據歐先生介紹,自從上個星期放寒假之后,女兒妮妮幾乎每天都向爸爸要手機上微信。妮妮提出這樣的要求&ld;直氣壯&rd;,原因就是自己上微信并非和同學聊天,而是要微信用來做寒假作業。
什么樣的寒假作業要用微信來做?原來妮妮班上的語文老師,在放假前給學生一共布置了四項寒假作業,包括每天寫一頁書法字帖、閱讀課外書一小時,以及每周背一首古詩和10個成語。不過和其他學校同學不同的是,妮妮班上的學生所有作業,都要微信上傳到班級的微信群里。包括寫的字帖、閱讀的課外書要拍照上傳&ld;曬出來&rd;,而背的成語、古詩,則要通過語音的方式,上傳到群中。
在妮妮的班級群中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學生作業圖片和語音信息,點開該群中的一條微信,就是該班同學背誦的古詩作業。
據家長介紹,從上個月22日放寒假開始,每天微信群里就&ld;叮咚&rd;響個不停。該班學生還分成了9個組,每組的小組長在帶頭學習的同時,也要督促其他同學一起完成作業。有的學生看到其他的同學已經完成了作業,也特別有緊迫感,也趕緊要做完上傳到群里,學生們你爭我趕,學習氣氛濃厚。
&ld;我下班回來手機就給她玩,手機都成了她的。&rd;歐先生對老師今年布置微信做寒假作業頗有微詞,他表示,之前自己家里從不讓孩子玩手機,一是擔心對小孩視力有影響,二是怕孩子會沉迷其中。&ld;女兒現在才小學二年級,晚拿著手機翻看,但是孩子說她自己是在用微信上傳作業,我也沒有辦法說她。&rd;歐先生稱。
據家長反映,布置用微信做作業后,學生每天用手機的時間確實變多了,有時候只要手機微信一響,學生就想去看。&ld;部分家長說起用手機做作業都有意見,但見到是老師布置的,也不好公開在群上反駁。&rd;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長說。
不過在該微信群中,也有家長對于這種創新的微信寒假作業方式,表達不同的看法。家長認為,老師布置這樣創新形式的作業挺好,既能夠督促孩子們每天定時完成寒假作業,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培養了孩子的閱讀和表達能力。&ld;用微信玩轉寒假作業非常有創意。&rd;該家長反而認為,班上的語文老師其實是真心為孩子好。
&ld;孩子原先性格比較害羞,不大愛讀書,但老師在微信群中讓他讀,讀出來后還發一朵花的表情給他表示鼓勵。&rd;有家長反映,通過這樣的微信作業方式,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加強,因此她覺得并沒有什么不好。
&ld;以前的孩子寒假作業都是在假期末段臨時突擊,現在微信即時更新作業,老師可以隨時抽檢,有拖延癥的孩子終于找到了&ls;解藥&rs;。&rd;家住南海的家長姚女士打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