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政協委員翟春燕建議合理劃分學區 嚴控"關系生"
時間:
kina2
兒童資訊
全國各地普遍都迎來了入學就讀的高峰期,家長們為了孩子們能夠上得起學,還要上名校,可謂是花盡力的心思,走后門、買學位,無所不用其能。導致許多學校一味地強加新生數,致使師生配比嚴重失衡,為了有效統籌兩者之間的發展,合肥市政協委員翟春燕建議合理劃分學區,避免名校擴張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近幾年市區小學出現了一校、二校等多個分校,名校效應導致學生數持續增長,學校空間擠不下、師資也跟不上。“就拿我們濱湖新區的師范附小一校區(本部)為例,學校雖說占地55畝,但是現有83個班級,超過4千名學生集中在一個校區,除去教學樓、食堂、科藝館和乒乓館,學生的活動場地就不夠用了。”合肥市政協委員翟春燕說,“對教師學生的配比,教育部早已規定,在城市,高中的師生比是1:12.5,初中是1:13.5,小學是1:19,目前市區名校是很難做到的。”她說,“在編教師不夠,就大量外聘老師,聘用老師缺乏培訓且流動性大,往往引起家長與學校的矛盾。”翟春燕建議應該合理劃分學區,控制新招年級學生數,嚴控“關系生”。“同時堅持小區配套辦學,不要再借用名校名稱,避免名校擴張。教師編制也應該動態化,配合學校辦學規模和學生數量合理分配。”
微話筒
學前教育老師定向培養
我2015年做了調研,學前教育硬件的建設城鄉差別不太大,但軟實力差別太大、專業出身的幼兒教師太少了。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每年的畢業生一個班都被江浙學校簽走,服務本地的功能不能體現,建議進行定向培養,為本地基層的師資力量做儲備。
——合肥市政協委員張守芳
職教學校可以整合提升
現在職業院校,很多專業重復建設,畢業生的含金量也并不高,不妨整合成立一所合肥職業教育學校,集聚資源的同時將管理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合肥市政協委員周銘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