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發(fā)出疑問 為什么器官捐獻無償移植卻很貴
朋友們,大家知道嗎?在以前我們國家還沒有出現器官移植方面的事情,那個時候一般都是采用的死囚器官,不過從現在開始公民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醫(yī)療的唯一來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而我國的公民自愿器官捐獻于20 10年才開始試點,2013年起在全國推開,距今也只有兩年的時間。
停用死囚器官后公民捐獻的器官資源夠用嗎?如何確保器官分配公開、公正、透明?怎么能讓窮人也獲得器官移植?
3月4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衛(wèi)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個透明和陽光的公民自愿捐獻的大氣候,在我國正在逐漸形成。2015年1月1日至3月4日,僅兩個月時間,已有公民身后器官381例捐獻,其中大器官937個。目前,從 T R S (中國器官獲取與分配網絡)登記,在全國統一使用的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上,約有2 2萬人在等待器官移植。
&ld;現在可以把歷史令人尷尬的一頁翻過去了&rd;
南都:過去,我們?yōu)槭裁磿褂盟狼羝鞴僮鳛橐浦补w來源?
黃潔夫:死囚器官捐獻是在我國未建立起公民自愿捐獻體系之前,為了挽救器官功能衰竭病人,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我們不能去譴責當時的司法人員和醫(yī)生,因為他們也是為了治病救人。這是那種落后的行政體制下無可奈何之舉,飲鴆止渴。但現在,我們可以把歷史令人尷尬的一頁翻過去了,開始新的征程。
取消死囚器官移植,使醫(yī)務人員不再徘徊于&ld;灰色&rd;地帶,有利于培養(yǎng)醫(yī)生的職業(yè)道德。死囚的器官捐獻是不可能跟公民的器官捐獻同時存在于一個體系內的。如果我們的捐獻體系是這樣的體系,老百姓就不會信任,怕這個系統不公正不透明,窮人捐器官,有錢人有權人做手術。我同意《環(huán)球時報》的評論中闡述的觀點,&ld;尊重死囚,將有更多健康的國人參加捐獻&rd;。
南都:國家的人體器官分配和共享系統運行4年了,目前情況怎么樣?
黃潔夫:這套系統2010年是試點,2013年7月才正式開始運行。現在停用死囚器官移植之后,是100%通過系統分配了。因為這是公平、公正、透明、可溯源的。
南都:是什么推動了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的工作?
黃潔夫:去年3月1日,我們的器官捐獻移植委員會才成立,面臨了很多風風雨雨,是很不容易的一年。
我應該表揚廣東。在器官捐獻上,廣東是全國做得最好的。去年,廣東80%的器官供體都是來自于公民捐獻。中山大學附屬醫(yī)院、廣州軍區(qū)總醫(yī)院等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還有深圳市的協調員趙麗珍、高敏、紅十字會的李勁東、醫(yī)院的霍楓、何曉順等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這個事業(yè)的英雄,是公民自愿捐獻的生力軍,做了大量工作。廣東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動員群眾,深入下去,就能把這項事業(yè)做好。去年,廣東、浙江、湖南、湖北等8個省也完全放棄了死囚器官移植。這才增加了我們的信心,這就是為什么今年1月我們要取消死囚器官移植。
南都:有人還是會懷疑,問怎么確定這個真的停止了。
黃潔夫:事實證明一切,事實就是沒有了。習主席在今年政協黨員干部會議上說,&ld;中國共產黨有勇氣深化改革,有勇氣面對過去的缺點和錯誤,我們能夠更新自己&rd;。
這是一個自我革命的過程。我們器官捐獻的改革也是這樣。不必擔心人家懷疑,事實勝于雄辯。
南都:有人認為我國是公民自愿捐獻率很低的國家,主要是受到傳統文化的制約,您認為我國的器官捐獻工作難在哪里?
黃潔夫: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都是兩面性的。關于器官捐獻,一方面,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有死者為大、入土為安等舊觀念。但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有慈悲、助人、舍生取義、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等這樣善與美的一面。在器官捐獻這件事上,中華文明的人性光輝也應在這個事業(yè)中發(fā)揚光大。
西方的器官移植技術進入中國后,發(fā)展很快。我們成了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器官移植大國。但多年來,我們國家沒有器官捐獻的體制。老百姓捐器官怎么捐?怎么辦手續(xù)?捐了之后怎么辦?沒有形成這樣一個組織,管非常落后,以至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唯一一個系統利用和依賴死囚器官的國家。
這跟我們的大國地位是不相稱的。我們也有國際承諾,遵循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導原則,器官供體不能強迫性地來自死囚,必須符合倫準則。
南都: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后,中國會不會出現嚴重的器官短缺情況?
黃潔夫:2010年開始,試點的11個省市,在三年里,共有器官捐獻個案1441例。但2014年,僅一年就實現了近1700例捐獻,成功完成了5000個大器官移植。加上親體捐獻,2014年,我國的80%器官均來自公民自愿捐獻。
從實際數字上來說,我們已經是亞洲國家中器官移植數最高的了。去年,我們去臺灣訪問,臺灣高雄長庚醫(yī)院記載的捐獻才8例。建立了陽光的、透明的、有生命力的公民自愿捐獻體系,我們國家才有可能在三五年之內成為器官移植的大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希望中國成為亞洲國家器官捐獻的領頭羊。
公開透明的行政體系最關鍵。今年1月1日,我們取消使用死囚器官之后,截至3月4日,僅兩個月已經有381例捐獻,其中大器官937個,加上角膜接近1000個。雖然現在器官捐獻捐體制還沒有完善。目前,在全國統一使用的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上,約有22萬人等待器官移植。但今年,我們的公民捐贈數量一定比去年多。捐獻事業(yè)已走上陽光大道,正道肯定是寬廣的。所以我們要對這個事業(yè)有信心。
我們的捐獻事業(yè)現在剛開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0年,衛(wèi)生部和紅十字會啟動了公民器官捐獻工作。但衛(wèi)生行政部門怎么配合,現在還是有很多不協調的方面,交通部、民政部、公安部都得配合,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我們的事業(yè)進行中老是出現部門權益的影子。
南都:有網友質疑,器官捐獻是無償的,為什么器官移植的手術費卻很貴?
黃潔夫:我們國家的器官捐獻事業(yè)還在發(fā)展過程中。目前擁有器官移植資質的169家醫(yī)院,都是大醫(yī)院。其中,做肝移植的70多家;做腎移植的90多家;做心臟移植的就20家;做肺移植的還不到20家。
現階段,制約器官移植例數的不是器官供體的短缺,而是經濟原因。很多人都交不起這個錢,很多窮人難以支付移植費用,未能進到醫(yī)院里。我們搞了公民捐獻以后,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就變成一個陽光的事業(yè)。今后,我們的器官移植就可以納入醫(yī)保中去,納入基本醫(yī)療中去,是陽光的,是公開透明的,不存在偷偷摸摸的事,所有需移植救治的病人都能真正地獲得救治。那就必須做到公開透明,讓器官移植進入醫(yī)保、國家負擔這個事情,才會徹底改變這個現象。
我相信,如果我們公眾捐獻推廣起來,兩三年內國家就會制定政策。
器官移植服務太特殊了,它是救命的,比大病救治還迫切得多。如果公民捐獻成氣候了,器官移植一定是大病救治中的優(yōu)先者。把道跟大家講清楚,生與死,生就是高于一切。民生,器官捐獻就是最能體現的。
公民自愿捐獻成了氣候,我們的老百姓就能夠得到器官移植。讓所有人都公平、正義、陽光。
南都:關于器官移植供體的手術費問題,2013年廣東衛(wèi)計委和發(fā)改委曾探討過,器官獲取定價的問題現在還停滯不前。據說,國家層面各器官移植中心對收費有不同的意見。下一步,國家會不會推進這個定價機制?
黃潔夫:據我所知,你說的問題是我們個醫(yī)療服務體制的問題。不是移植手術收費貴,跟器官移植手術是沒有關系的,移植是賺不到錢的。器官獲取方面,獲取器官的費用每個地區(qū)是不一樣的。比如,廣東和新疆不可能是一樣的。器官獲取過程中,什么交通費、器官保存費、醫(yī)生的勞務費、對家屬的心咨詢安慰的費用,這個國家沒法統一定價。怎么能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