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布置家長作業到底該不該叫停引爭議
隨著教育的發展,學校布置家長作業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久而久之,這種現象還愈演愈烈,各種奇葩的家長作業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令廣大家長咋舌。近日,浙江省叫停家長作業,再次將家長作業推向風口浪尖,引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課業太難,壓力大,還耗費那么多時間根本沒必要,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有利于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總之眾說紛紜,各位親愛的讀者們,你們的觀點又是什么呢?
批作業、辦小報、投票點贊、打印作業……這些孩子完成不了,主要靠家長做的作業被戲稱為&ld;家長作業&rd;。浙江省教育廳日前發布《改進與加強中小學作業管指導意見》,羅列了11種增加家長負擔的作業,要求加以制止,防止演化而成為&ld;家長作業&rd;。這一舉措引起熱議,華商報記者采訪西安多位家長,發現這種布置給家長的&ld;家長作業&rd;還真不少。
吳卓芳家住西影路,孩子上小學上二年級,&ld;有次學校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參加中小學安全知識網絡競賽,當時一家給3個賬號,爸爸、媽媽和孩子每人一個,里面有消防安全、地和物知識的考題,比如聲波是怎么傳輸的,二年級的孩子根本不會做。最后是我一個人把3份題答完的,很多題我自己都不會,這樣的作業能對孩子帶來什么幫助呢?最后還不是折騰家長。&rd;
何清凌的孩子在城西一所幼兒園,&ld;有一次學校讓家長們利用廢舊物品給孩子做帶手柄的滾筒。我找了奶粉罐,又從廢品回收站要了點PV塑料管和鐵絲,做了一下午,個過程孩子一點都插不上手,我還得注意他的安全,怕鐵絲戳到他。&rd;何清凌說,&ld;事后我才知道有的家長為了做這個東西,還專門拿到家具工廠。&rd;
&ld;平時工作很忙,娃的作業又各種花樣。我娃班里有個孩子的媽媽,在企業都熬到中層了,因為沒時間給孩子輔導作業,最后下決心辭職了。&rd;家住長安區的張勇說。
對于浙江省教育廳叫停11種&ld;家長作業&rd;的做法,吳卓芳認為,本地教育部門值得借鑒。&ld;如果家長一味地幫孩子完成作業,會給孩子帶來很壞的觀念,&ls;難的作業有爸媽幫我完成呢&rs;。這不是在教孩子欺騙嗎?&rd;
&ld;我覺得應徹底取締&ls;家長作業&rs;,我們一天下班回來都很晚了,還得經常給娃上網搜圖片,打印、塑封,做手工,收集材料,這樣折騰家長,對孩子有什么提高?&rd;張勇說。
何清凌則認為,&ld;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都有他們的目的,至少從做手工來說,有助于加強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會讓家長多些時間和孩子互動。倒是有的家長真的不要什么都替孩子包辦,那樣才是對孩子不負責。&rd;
&ld;家長作業&rd;怎么布置合適?西安高新區一所小學五年級班主任曹老師的心中有一把尺子,&ld;作為一線老師,要考慮布置作業的目的是啥,如果對孩子的發展沒任何作用,而只是給家長做,那就不該布置。&rd;
&ld;舉個例子,有的小學最近根據上級指令參加征文比賽,讓孩子交關于&ls;廉潔&rs;主題的作文,小學生對&ls;廉潔&rs;有什么概念呢?但是讓每個年級每個班都要交幾篇,結果肯定是家長東拼西湊。&rd;曹老師說,&ld;很多&ls;家長作業&rs;并非老師本意,是上頭一級一級通過學校傳達下來,老師不得不安排。&rd;
&ld;也不是所有作業都要徹底取締,而是不要過于頻繁。&rd;曹老師說,比如小報,文圖并茂更易于孩子接受,一學期頂多搞一兩次就可以了,還有讓低年級孩子給家長講故事,可以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但也不宜常態化。
省教育廳有關部門昨日表示,他們多次出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一系列政策,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控制作業量,每周要有&ld;無作業日&rd;,要減少考試次數,不用考試成績為學生和班級排名次等。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教育主管部門如果能以政令的形式限制一些孩子無法完成且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