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特殊教育學校為孩子"造"一個社會讓他們去體驗(2)
幸運的軒軒不是個例。2009年,馬鞍山市特殊教育學校正式成立了兒童康復中心。除自閉癥兒童外,康復中心還接收聽力語言障礙和智力障礙的適齡殘障兒童。通過科學合的康復訓練,已有近40名適齡兒童進入普通小學,擁有了基本的生活自能力和學習能力。
在特教學校的特殊環境里,這群特殊的孩子該如何學習融入社會?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馬鞍山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劉傳德。&ld;既然無法讓這群特殊的孩子直接進入真實的社會環境,那我們就&ls;造&rs;一個社會,讓他們提前體驗、提前感受。&rd; 劉傳德為特殊孩子打開觀察外部世界的一扇窗。
康復中心專門建起訓練學生基本家庭生活技能的家政室,包括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臥室、書房等;同時,中心還建起模擬超市、銀行、醫院、車站等。模擬超市,內設貨架、收銀臺,擺放著日常生活用品,為學生學習如何在超市進行購物提供訓練;模擬醫院,內設導醫臺、掛號處、急診室、取藥處、內科室、外科室、輸液室等,室內物品擺放仿照真實醫院環境,幫助學生認識醫院、學習如何就醫;模擬銀行,內設自助取款機、取號機、柜臺、等候區、咨詢處等,是學生認識銀行、學習辦相關業務的場所;模擬車站,內設售票處、安檢處、候車廳等,是學生認識車站、學習購票乘車的場所。
家政室模擬真實家庭環境。學生們在教師指導下,從動手疊被子開始,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
&ld;你比上次走得更穩了!&rd;多功能康復教室里,在教師的鼓勵、幫助下,學生進行康復、矯正訓練。
在家長陪同下,學生通過搭積木的方式,訓練手眼協調、情緒控制能力。
在學校專門為教師開辟的&ld;水吧&rd;里,幾名教師認真探討授課內容,精心設計授課形式。
在模擬超市里,張麗老師正在手把手指導學生買東西的步驟和應該注意的基本事項。張麗說:&ld;有了這些真實的生活場景,孩子們學得非常快。還原生活,才能幫助他們走進正常人的生活。&rd;
根據殘障學生的特點,馬鞍山市特殊教育學校還開發了《生活適應》《生活語文》《生活數學》《職業適應》《健康教育》等20多本校本教材并投入使用。學校先后榮獲&ld;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單位&rd;、&ld;全國特奧工作先進集體&rd;等多項榮譽。
學校兒童康復中心主任周玲麗說:&ld;這群特殊的孩子就如同一顆顆尚未萌芽的種子,容易被扼殺,卻也飽含著無限可能,需要社會更多的寬容、接納和認可。&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