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 孩子應該多玩點還是多學點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被父母送進早教機構,甚至有的還不會走的孩子也被家長送進去感受氣氛。對不到6歲的孩子,家長要灌輸多少知識,才算是&ld;不輸在起跑線&rd;上?對于這種現象,和小編一起來看下篇資訊。
記者采訪了鄭州早慧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國家高級育嬰師孫文波,請她來講講這方面的知識。
近日,鄭州市金水區東風路一家幼兒園里,早教老師召集孩子以及家長們圍坐一團,開始了當天的&ld;論課&rd;。&ld;寶貝們,你們知道這是什 么嗎?&rd;老師指著畫冊上那個紅彤彤的蘋果。在陪伴一旁的媽媽們的指點下,&ld;蘋果……&rd;一聲聲模糊不清的童聲響起,還不怎么能站穩的孩子們睜大眼睛望著蘋 果,嗷嗷地叫著。他們感覺那是&ld;吃&rd;的,一個個都把手伸向假蘋果,有的還想朝著爬去,被一旁的媽媽輕輕地抱住。家長們也被孩子的可愛逗樂,都忍不住笑出聲 來。&ld;乖乖好聰明!這是可以吃的東西。來,跟著我一起念,蘋‐果‐&rd;
結束&ld;論課&rd;,一位年輕的媽媽告訴記者,這樣的&ld;早期教育&rd;課堂每周有兩節,她每堂課都參加了,&ld;看著兒子在這里玩得那么開心,我也同樣開心。再大一點的孩子,幼兒園里還對孩子灌輸認字、計算等知識進行,我覺得很不錯&rd;。
還有不少家長表示,通過早期教育,希望孩子能多學點東西,能盡早地學會一些知識,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站穩腳跟。
但從事早教工作二十余年的孫文波說,其實,持這種態度的家長很多都存在著早教誤區。在念上,家長都明白健康成長、素質提升對孩子的發展最重要,但在實 際操作過程中,很多家長還是會有意無意地看重認字、算術等知識灌輸。無論是早教機構還是幼兒園里的早教課程,游戲就是游戲,只要孩子們快快樂樂地玩就好, 不要過多地給孩子增加很多學習內容。&ld;如果孩子非常喜歡園里的活動和游戲,喜歡園里的老師和同學。這就是成功的學前教育&rd;。
誠然,在沒有社會競爭壓力的前提下,任何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不只是一個書呆子,而是綜合素質全面提高,但現實并不允許。最好的方法就是游戲教學,早教機構和家長可以嘗試。
作為早教工作者,孫文波說她一直給家長傳遞一個觀念:孩子早期教育不是&ld;早學&rd;、&ld;多學&rd;,而是一種在&ld;玩&rd;中&ld;學&rd;,視孩子的情況將知識傳授給孩子。
不過,在&ld;玩&rd;中&ld;學&rd;也存在一個問題‐‐如何把握&ld;玩&rd;和&ld;學&rd;的比例?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老師和家長容易陷入&ld;為學而玩&rd;的誤區,游戲中帶著很強的學習目的,以致孩子興趣不大。
在&ld;玩&rd;中&ld;學&rd;的游戲中,游戲的作用雖然不像算術、認字那樣立竿見影,但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協調能力等,這對他們未來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