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區:著眼“每一個學生”推進素質教育(2)
向課程要教學質量,前提是必須有一流的師資支撐。為此,朝陽區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加大了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堅持人才強教,先后實施了兩輪&ld;雙名工程&rd;,眼下又著手實施第三輪 &ld;雙名工程&rd;。
&ld;我們探索建立人才梯度培養培訓機制,依托骨干培訓基地和境外研修基地,搭設多種平臺,融通教研、科研、培訓三條主線,充分發揮高層次骨干的示范引領作用,培養了一批有專業引領能力的帶頭人。&rd;孫其軍說。
地處朝陽區南部的垂楊柳教輔中心,是一家新型校外教育機構。中心擁有39個活動場室,開設了科技、藝術、體育等26組76個活動項目,承擔著垂楊柳學區14所小學1萬多名中小學生的校外教育實踐活動。
垂楊柳教輔中心只是朝陽區在全區成立的六個教輔中心之一。為保障六個中心的運轉,朝陽區每年投入大量的經費。以垂楊柳教輔中心為例,朝陽區每年為中心投入50萬元,還為學區內的每所學校撥付生均180元的活動費,用于組織全體學生參加校外實踐活動。
&ld;學生在中心參加校外課程化普及實踐活動,不需要交活動費用。而從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半天時間,中心都會向學區內的學校開放,開展學生校外實踐拓展活動,甚至雙休日和寒暑假也安排活動。&rd;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什么如此重視校外教育?對此,朝陽區教委領導形成共識,校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興趣愛好的培養和個性特長的發展,是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簡單說,重視校外教育就是重視素質教育,就是在為國家不拘一格培養輸送人才幼苗。
為進一步推動校外教育體系和場所建設,今年初朝陽區教委決定建立校外教育集團化管模式,統籌6個教輔中心,采取合校外優質教育資源、探索學校&ld;購買社會服務&rd;等形式,與中小學建立30多個項目的共建合作關系,免費送課、送活動進學校。
朝陽區教委副主任姜繼為告訴記者,校外教育集團化管模式將采取&ld;雙軌并行&rd;的運行方式,區學生活動管中心、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將成為雙領導核心,統籌垂楊柳教輔中心、酒仙橋教輔中心等八個教輔中心開展校外教育工作。
原標題:北京朝陽區:著眼&ld;每一個學生&rd;推進素質教育
在朝陽區中小學采訪,記者觀察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全區所有的中小學校,都有一個名叫&ld;健康角&rd;的地方。這個外觀上看起來像個電話亭的地方,里面擺放了一套健康自助測試設備,師生可隨時進去稱體重、量身高。
小小&ld;健康角&rd;折射了朝陽區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一向重視學校體育工作,關心學生體質健康。2012年年底前,朝陽區教委就為全區所有中小學配了健康自助測試設備,目的就是提醒學生注意加強鍛煉。
早在2011年,朝陽區就開始在全區中小學實施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程,并將其列為朝陽區教育系統&ld;素質教育八項工程&rd;的重要內容。同時,設立了全市首家區級學生體質監測與評價中心。
在保證開齊開足體育課的基礎上,朝陽區鼓勵學校自主開展體育課程改革,增強了體育活動的參與性、趣味性。各學校相繼開發出花式籃球、武術、跳繩操等70余項鍛煉項目。全區還組織陽光體育系列競賽活動,逐步形成了覆蓋全區、橫向貫通、上下聯系的競技項目。僅2013年就舉辦了26個大項比賽。
朝陽區還專門設立了體育特色項目專項基金,每年投入近千萬元支持為學生特色化體育項目和體育社團提供資金支持,并制定了人才培養和引進的配套政策,形成留住、使用、發展優秀體育人才的政策環境。
不僅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多年來,朝陽區一直充分發揮藝術、科技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推動全區學生藝術、科技工作發展。僅2013年北京市藝術節朝陽賽區,朝陽區參加集體項目、個人項目的學生就超過4萬余人次。
&ld;眼下,朝陽區學校體育體質工作水平顯著提升,學生的體質明顯改善,學生肥胖、近視發生率明顯下降,&ls;小眼鏡&rs;和&ls;小胖墩&rs;明顯少了。還取得了北京市第七屆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賽總分排名第二的優異成績。&rd;孫其軍自豪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