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區:著眼“每一個學生”推進素質教育
提起素質教育,小編確實覺得發達的地區比落后的地區實施的效果要好,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素質教育需要學校具備各方面的條件才可以的,要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全面發展,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ld;圍繞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區教委體設計了19個項目,每項10所學校,引導學校重點推進。&rd;北京市朝陽區教委主任孫其軍日前對記者說。
朝陽區是北京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區。近年來,全區緊緊圍繞&ld;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rd;的核心教育念,牢牢樹立全面育人的質量觀,不斷加強學校德育,深化課改,加強體育、科技、藝術教育,全方位推進素質教育。
多年辛勤播下的素質教育種子&ld;落地生根&rd;,如今全區學校從校長到教師都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的念,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細心呵護每個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自快樂地成長。
谷林曉是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的學生。這個12歲的小姑娘,曾在4年里堅持周末早上到地鐵站為陌生路人免費送上熱騰騰的粥,雖然曾經一次次被拒絕,但她一直堅持了下來。她也因此被評為當年的&ld;朝陽區年度教育人物&rd;。
將谷林曉這樣熱心公益的學生評為&ld;年度教育人物&rd;,彰顯了朝陽區教委典型引路的德育工作的思路。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突出抓好學校德育工作。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必須通過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工作機制來落實。為此,朝陽區通過多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ld;三合七線&rd;德育工作機制。
所謂&ld;三合&rd;,即在德育主體上,朝陽區堅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在德育內容上,堅持思想道德教育與心健康教育、政治法制教育相結合;在德育途徑上,堅持課堂育人與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相結合。
&ld;七線&rd;則是指成立區教委主任孫其軍掛帥的&ld;朝陽區中小學德育工作領導小組&rd;,下設七大部門組成的&ld;德育工作辦公室&rd;,內容涉及德育學段、隊伍、宣傳、研究、培訓和活動管等。在工作中,朝陽區還形成了內容涉及人員分工、經費保障、督導評價等六項德育管制度。
圖為北京師范大學朝陽附中舉辦&ld;第二屆科技節&rd;。(資料圖片)
通過幾年精心培育,朝陽區推出了一批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典型經驗。如陳經綸中學的德育工作思維與實踐框架經驗,酒仙橋學區的班主任工作室建設,呼家樓學區的文明禮儀教育,黑莊戶學區的道德大講堂,花家地實驗小學的家校聯盟建設,安貞里學區的班級文化建設,白家莊小學的教師文化建設,等等。
上課鈴聲響起后,白家莊小學望京新城校區的張新老師走上講臺,這節數學課張老師要講的內容是圓的認識。
與普通的課堂教學不同的是,上課時,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張老師在講課中不時借助平板電腦的功能,與學生即時互動。遇到重點難點問題時,張老師還會與學生一起通過平板電腦玩起答題游戲。
如今,在朝陽區中小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全區廣大校長教師們的自覺行為。
在北京市區縣中,朝陽區是較早組建課程改革研究中心的區縣之一,早在多年前就構建起區域課程培訓、審批、視導、校本課程審議評估等制度,加強區域層面學校體課程建設的規劃管與指導。
深化課程改革,必須健全評價體系。朝陽區較早開始探索學生學業質量評價和學校評價改革,堅持不以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唯一標準原則,構建了過程考核和效果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機制。
&ld;小學考核突出學業成就與身心健康并重,強調學生體質健康測評成績的考核。質量評價將學科建設的過程納入評價體系。&rd;朝陽區教研中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ld;我們還鼓勵各學校對照評審標準進一步規范管、凝練辦學特色、提高辦學水平。&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