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正確指導孩子學習
每個孩子都有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不愛學習,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學習,否則孩子會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近哦。
家長正確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安靜、優美的環境能對人的心理產生良好的影響,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不易疲勞。相反,噪音污染、雜亂無章的地方就會使人煩惱,心情壓抑,易與疲勞。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主要從以下三點著手:
1、抓好早期教育,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生活習慣在上幼兒園時期已初步形成,
2、恪守必要的行為準則。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著重點不在講許多道理,而在于訓練孩子恪守必要的行為準則。
3、幫助孩子處理好學與玩的關系,作為家長,應幫助孩子正確處理做作業與玩的關系,既保證孩子能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又不過分強制性地去壓抑孩子的天性。
三、注重方式方法,引導孩子熱愛學習
每個學生的家長恐怕都會想,如果孩子肯用功讀書、學習成績好一點,那該多好。可小學階段的孩子,正是貪玩的年齡,好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往往管不住自己。所以,家長必須教育引導孩子熱愛學習,糾正不良習慣。
孩子成績不好 家長應正確應對
1、分析原因
如果只是一次考試沒有考好,父母大可不必驚慌,應該好好的和孩子分析一下原因,是最近學習分心了,還是增加了新的學習科目孩子不太適應,還是考試沒有發揮好,但是不能太過暴躁,訓斥孩子,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2、不要給孩子壓力
要相信孩子也是追求上進的,也希望自己的成績好,考不好的話他在學校里面肯定也有壓力,如果回到家父母再給孩子壓力,那樣只會讓孩子感到緊張甚至逃避,反而會影響到學習,因此父母應該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
3、應向孩子的同學或朋友了解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所在
孩子上課是否用心?作業是否認真?能否按時完成?孩子平時喜歡與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沒有受到什么消極影響?孩子的特長是什么?興趣是什么?能否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采取一些特別的措施,讓孩子恢復自信,培養其成功感。
4、聯系老師
也可以和孩子的老師交流一下,看看孩子最近在學校表現如何,也從側面了解一下在老師眼中孩子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學習成績會是現在的樣子?
5、反思自己
孩子成績不好,父母也要反思一下自己,自己對孩子是不是要求太高了,最近家里是不是發生了太多時間而沒來得及關注孩子,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是不是忽略了孩子,因此孩子借此引起父母的關注和擔心。
6、必須要有耐心,情緒穩定
因為孩子過去的基礎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學習搞好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萬不能躁之過急,更不能因為孩子學習不好而指責孩子。
7、父母應該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
交談時,父母應該對孩子抱著真誠關心和寬容體諒的態度,表示理解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挫折是難免的。同時,父母還可以談自己過去學習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教訓,給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氣。在此基礎上,再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孩子的情況:在學習上是否盡了全力?你是否認為自己無法搞好學習?你需要什么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