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學習家長要怎么教育
面對不愛學習的孩子,家長們可頭疼了,但是也要注意不要一味責怪他們不思進取、不愛學習,而是要給予積極引導。下面給大家介紹下孩子不愛學習怎么教育,希望可以幫到您哦!
孩子不愛學習怎么教育
首先,父母應該教導孩子平衡興趣和學習的關系。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需要做不同的事情。作為學生,鉆研學校的課業始終是最重要的任務。在保證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下,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以增加生活的色彩。如果想選擇某種興趣作為發展方向,也要專心致志地學習,并堅持下去。
其次,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有些孩子拿興趣當擋箭牌,以掩蓋他厭學的真實背景,例如在學校自尊心受挫、承受壓力能力差、缺乏學習動力等。這時,父母就要和孩子及時溝通,了解他們究竟為什么厭學,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解除心理困擾。
最后,父母還要注意孩子有沒有其他的興趣愛好。如果他們干什么都沒興趣,只是一味地貪圖享受,家長就不能再像和風細雨似的循循善誘,而是應該強硬一些,適當“逼”著孩子去學習,讓他們逐漸形成“我就該學習”的心理定勢。必要的時候,父母還可以采取挫折教育的手段,激發孩子的斗志。
讓孩子愛上學習的13個方法
1、千萬別拿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做比較
有些家長,喜歡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做比較。我們常可以聽到許多家長這樣說:你瞧,人家誰誰,怎樣怎樣好,你,怎么怎么做得不夠,不如人家。如果經常這樣講,孩子的內心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真得就比不上別人?真的就做不好?因為孩子畢竟小,對事物對人,是缺乏判斷力的。而大人這種言論,勢必會影響他對自己判斷。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長處,所以,孩子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
正確的做法是要鼓勵,不要責備。
2、不要過分重視學習成績
每當發完試卷,許多同學回家得到的都是責備。其實孩子成績不理想時,最需要的不是責備,而是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家長應該和孩子共同找一找原因,根據原因耐心地幫他解決問題。有一個“數學天才”故事。說一個孩子,起初學習挺努力的,成績也不錯。五年級時,有一段時間,他特別不愿意學數學,而且成績老是很差。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個媽媽沒有一味地責備孩子,而是在想辦法。有一天,她看到報紙上有幾道腦筋急轉彎的題,她靈機一動,就把它剪下來,重新打印了一份。對孩子說:“兒子,你看看這幾道題,能不能做出來。書上說,能做出這幾道題的孩子,那都是數學天才。”兒子一看,馬上來了興趣,而且想方設法把這幾道題都做了出來。媽媽特高興,就寫了四個大字“數學天才”貼到兒子的書桌前。從此,她發現孩子對學數學比以前有了興趣,慢慢地,數學成績就提高了。這個小方法,雖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拿來便用,但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在教育孩子上,就得善用一些小的竅門和方法。
3、興趣是根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感興趣,孩子就一定能學好。
問卷調查顯示,成績壞的孩子回家之后,受訓斥者占85%.當然程度各不相同。拿我們大人來說,做某件事沒做好,如果受到訓斥,一定對這件事不再會感興趣。孩子更是如此。經常的受這咱訓斥,會導致孩子不能快樂地學習。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學習變成了枯燥的事,是被逼無耐。這樣孩子的興趣就會發生轉移。所以,玩網絡者,早戀者,厭學者,在中小學生當中是比比皆是。
家長要努力想辦法讓孩子有一種快樂的學習氛圍。喜歡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可以把“好玩”作為發展的硬道理。
有的孩子寫作業時,往往不能專注地寫完。而是寫到一半就玩玩具或者做別的事情。有的家長便會呵斥孩子,如何如何不懂事,不專心。而有的家長,則這樣做:看看孩子的作業,裝作其中有個問題不明白,向孩子請教,這樣孩子便很感興趣的幫家長解釋,然后,很自然的就會把精力轉移到做作業上來。這便是覺得“好玩”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