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培養孩子書法能力的2個好方法
孩子已經在上小學了,可是寫的字看起來總感覺有點別扭,不是那么的美觀,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怎么辦呢?其實這個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學習書法的最佳的時期,這個時候他們也有很強的識字和寫字的欲望,那么父母應該怎么去培養他們的書法能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體下吧。
規矩練字,是指練字要合乎法度,從規矩入、從規矩出。初學的孩子,為了便于把握字的結構和大小,最好在畫有格子的紙上練習,充分利用格線來認識和把握方塊漢字的結構特點和結構類型。另外,練字必先心定氣和,靜下心來慢慢地寫,看格寫字,寫一個對照一個,一個比一個寫得好。
漢字是筆畫組成的,再部首組成合體字,這是一個簡到繁的邏輯系統,因此,學習書法就應該遵循這個系統順序,一步步地練習。但是,強調循序漸進,并非順序唯一,因為漢字筆畫、部首、結構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同一種筆畫在不同字的結構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只有將筆畫與具體字的結構結合起來練習,才能逐步寫出合格的筆畫。
臨帖,就是把字帖放在習字紙旁,照著帖上的字依樣畫&ld;葫蘆&rd;,要求筆畫寫得像,并注意輕重、節奏和粗細的變化。摹帖,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較透明的習字紙下,用筆照著字帖上透出來的字一點一畫去描,要求描寫的字筆跡不要越出字帖上字的筆畫軌道。古今學書練字的經驗證明,臨摹字帖是唯一途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臨摹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a、首先要專一。孩子剛開始練字的,在選好一本字帖后,就要專心練下去,不要朝三暮四,隨意更換字帖。因為每本字帖都各有特點,自成體系,要是今天寫這本,明天寫那本,到頭來哪一本也寫不好,只有一本寫好了寫熟了,才可換其他字帖,博采眾長。
b、認真讀貼。只有讓孩子先讀懂、看細,他才會印象深、寫得像、記得牢。對帖上的字,筆畫要怎樣書寫,結構怎樣安排,章法怎樣布置,都要仔細琢磨,從中找出規律,才能寫得有興趣,寫得像。
、注意效果。在臨摹的過程中,勿盲目追求寫的多,寫的快,應該注重臨摹的實際效果,做到臨寫一遍就有一遍的進步;對于難寫的字要集中&ld;兵力&rd;,反復臨摹,這樣才會地不斷進步。
d、掌握規律。在臨摹過程中,不能停留在對每一個具體字的認識和練習上,而應注意歸納總結字與字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去認識和掌握一類字寫法的共同點,以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樣才能大大提高練字的進度。
讓孩子學好書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話說&ld;字無百日功&rd;,練字要經歷一個反復訓練,逐步提高和形成書寫技巧的過程。過程可能會枯燥無味,練習時間難以保證,效果不明顯。這時,必須加強孩子練字意志品質的鍛煉,用耐心、恒心、信心克服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做到忙中抽閑,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