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飲食起居的注意事項
大暑節氣飲食起居的注意事項來啦,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大暑節氣飲食起居的注意事項公布,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大暑節氣飲食起居的注意事項公布
新鮮干凈
中醫認為,胃為后天之本。夏季人們常感食欲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胡蘿卜、檸檬、莧菜是其中首選;時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處。但要注意不要貪食生、冷或不潔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瀉等。
補水養生
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于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注意起居
大暑節氣,天氣炎熱,此時要注意防暑,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勞作,老人及體質虛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門,汗出后及時更換衣物,避免出汗后受涼感冒。
同時,室內要注意通風,空調房間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不要超過10攝氏度,避免出汗后直對風扇或空調吹風,以免感冒。
此外,大暑時氣溫高,比較炎熱,人比較容易感到疲倦,所以,這時候要注意睡好午覺,適當的睡午覺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大暑煎青草豆腐是什么?
大暑節氣來臨,浙江溫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習俗。青草豆腐指的是將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制成豆腐形狀,冷卻后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過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大暑節氣飲伏茶介紹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費供應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歷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里人會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大暑飲食養生食譜
1、薏米小豆粥
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制法: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入適量的水,同煮成粥.功效與主治: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消暑的功效,適用于長夏體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2、橘皮茶
原料:橘皮10克(鮮皮加倍),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后代茶飲.功效與主治: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于暑濕所致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食用.
3、香荷飲
香薷10克,荷葉10克(或鮮荷葉30克),陳皮10克,薄荷5克,先將香薷、荷葉、陳皮三味藥煎煮30分鐘,再加入薄荷煮5分鐘即可,服用時可加適量白糖調味,代茶飲,具有消暑理氣、祛濕解表的功效.
北方大暑節氣傳統食物
北方在大暑的習俗就是吃面條、餃子、雞蛋,北京俗語為“頭伏餑餑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同時各地也因地制宜,略有不同。例如作為面食大省的山西,就吃涼面、剪刀面。在河南,人們則吃燴面。此外還有一些獨特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