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傳統吃什么
大暑是屬于24節氣中的一個,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那么大暑期間吃什么食物最適合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大暑節氣傳統吃什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暑節氣傳統吃什么
1、“貼伏膘”
大暑來臨前后是一年中最熱、農作物生長最快、最關鍵的時期。既為酷熱節令,在三伏天熱人們很是注意飲食,在北方將之稱為“貼伏膘”。這個時候,北方人的習俗是吃面條、餃子、雞蛋等,北京俗語為“頭伏餑餑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北京人還會做冰鎮酸梅湯沿街叫賣。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面食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喝蓮子湯
明清以來,伏日最盛行吃蓮子湯。據《帝京歲時記勝》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干用。”《清稗類鈔》也說:“京師夏日……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于中”宴客。
3、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棗莊吃伏羊的習慣,與當地的農事、氣候有關。
4、吃餃子
北方在大暑節氣也是會吃餃子。一般是絲瓜與蝦仁的餡,絲瓜的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可清涼去火,滋潤美白皮膚、健腦、活血通絡,很適合夏季大暑天氣。而蝦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富含鋅、碘和硒,熱量和脂肪很低,吃了也不會長胖,還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它倆一起搭配包餃子,味道超好吃。
5、吃面條
大暑到,臨沂城鄉就有大暑“喝暑羊”(即喝羊肉湯)或者吃面條的傳統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嫁出去的閨女和結了婚的兒子都要回父母家,殺上一只羊,做上一鍋涼面條,全家人一起喜氣洋洋喝羊湯,吃面條,熱熱鬧鬧過大暑。
6、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別稱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將其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7、飲伏茶
暑熱入伏后,人們消暑的習慣之一還有飲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們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習俗,許多人家還會將后院曬干的烏梅制作烏梅茶飲用。
8、煎青草豆腐
溫州大暑習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制成豆腐形狀、冷卻后即可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過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9、消暑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的消暑飲食湯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鮮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10、吃雞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雞的習慣。民間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做雞時加入適量生姜,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到去濕強身的作用。
11、喝老鴨湯
南北各地流傳甚廣的'食方是——大暑老鴨賽過補藥,以老鴨慢燉后加入蓮藕、冬瓜、芡實、薏苡仁來煲湯,消暑滋補。老鴨是暑天的清補佳品,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12、涼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節氣前后還喜歡吃各種涼拌素菜,大都是制作簡單且經濟的菜品,如芽菜涼拌油豆腐、涼拌豆角,都有著脆生生的涼快口感,能讓人提起食欲。還有將海帶、青椒、紅椒用醬油、醋、姜末等調味的涼拌三絲,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涼拌三絲里還能見到魚、冬筍與燒鴨的身影。
大暑節氣的含義是什么意思
大暑節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暑為熱也,大暑即為大熱。
大暑節氣在每年公歷7月22—24日交節,大暑節氣的“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日常需要做好防護,注意避暑、防曬以及避免極端天氣對人體的損害。
大暑節氣的風俗飲食
大暑節氣時,比較常見的風俗飲食有:伏茶、羊肉湯、面條、餃子、雞蛋、仙草等,大暑節氣時,按照當地習俗以及自己的身體進行選擇即可。
大暑節氣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溫度較高,風俗食物也都是一些制作比較簡單,比較養生的食物,若有需要的話,可以在大暑節氣時食用這些應節的食物。
大暑介紹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最后一個節氣。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太陽黃經為120°;公歷7月22—24日交節?!笆睢笔茄谉岬囊馑?,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自古以來,民間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飲的茶,這種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伏香、曬伏姜等習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氣最熱、濕氣最重的時節,此時節養生保健的重點是“防暑”和“祛濕”。
大暑物候現象
中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p>
每到大暑時節,由于氣溫偏高又有雨水,細菌容易滋生,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尋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溫潮濕,很適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三候是說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隨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