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文化教育不應成為學校教育的點綴
時間:
kina2
兒童資訊
&bsp; 文化教育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勞動創造過程中形成的產物,也是一種歷史現象。伴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教育。但是當下不少學校并沒有將文化教育落實好,反而是將文化教育當做是學校教育的點綴,這一點是十分不應該的。
&ld;要引導青少年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和基本國情,以此進一步實現立德樹人。&rd;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事、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陸士楨在今天舉行的中德青少年文化教育研討會上提出,關注青少年文化教育,應從文化教育哲學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入手。
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在訪問德國學校時發現,&ld;德國的家庭和學校都天然地重視文化教育,尤其是藝術修養的培養。而中國的學生沉浸在選拔式的應試教育里,沒有更多的精力發展文化素養,這是中德兩國在文化教育上的差別&rd;。
王殿軍表示,目前國內青少年文化教育現狀不容樂觀,&ld;在發展學生文化素養的過程中,國內&ls;坐而論道&rs;的比較多,但真正把教育實踐做好的比較少,文化教育成了學校教育的點綴&rd;。
針對這一現象,學校該怎么做?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高峰提出,應建設&ld;兒童本位的幸福課程&rd;,把孩子的幸福生活變成自體驗,制定以學生為本的制度,&ld;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的權利與義務、發展目標和規矩,讓孩子站在校園的正中央&rd;。
王殿軍介紹,清華附中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讓學生將自己平時所從事的文化素養活動登記到該系統中,支持學生們相互查看、激勵,并為學生和大學提供綜合素質發展報告單,&ld;這一系統為學生提高文化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rd;。(中國教育報 實習生謝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