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一學校舉行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世界瞬息萬變,科學技術也在突飛猛進,但是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們要時刻牢記祖祖輩輩賦予我們的責任,那就是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那么,首先得從祖國的新一代開始教育,他們代表著祖國的未來,教育賦予他們無限的責任。近日,北京八一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使得優秀的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們的身邊,對他們起著潛移默化且深遠持久的影響。
2015年12月15日,&ld;讀圣賢之書 做厚德之人&rd;全國中小學(微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活動啟動暨首場研討會在北京市八一學校舉行。此次活動海淀區教育委員會和中華書局主辦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所,海淀敬德書院,北京市八一學校聯合承辦。來自全國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校的部分管者、骨干教師和北京市中小學校長及傳統文化教育領域的研究專家等400余人參與了此次活動。
據介紹,本次活動是自教育部《指導綱要》發布以來,各方統籌規劃、體推進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舉措。本次系列活動集中安排在2015年12月舉辦,共包含三次大型研討,作為此次活動的承辦單位和特色學校代表,北京市八一學校通過多元豐富的活動設計為與會者奉上了一次傳統文化教育的&ld;饕餮盛宴&rd;,而八一學校一直以來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成果與經驗也給教育同仁帶來了巨大的啟迪。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ld;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rd;。教育部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也對在中小學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ld;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rd;。
而12月15日的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認同和傳承意識,發揮傳統文化育人功能。一方面引領傳統文化真正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另一方面提升干部教師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能力。在上午的研討會上,來自北京海淀區、廣東省、浙江省等全國各地學校代表分別介紹了各自在傳統文化課程實施封面的成果與經驗,,分享系統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進一步明確傳統文化教育的定位、原則,把握&ld;文化靈魂&rd;、專注內在感知、注重體驗表達,促進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落地生根。
同時,活動還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展開傳統文化專家報告。在下午的分論壇上,通過&ld;傳統文化教育價值與功能&rd;、&ld;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研發與實施&rd;、&ld;傳統文化研發學科滲透策略&rd;、&ld;傳統文化師資培訓途徑&rd;等不同主題的討論與交流,每一位與會者都深度參與進來、分享經驗,深化認知,獲得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體驗。
北京市八一學校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傳統文化教育。2014年5月,八一學校加入海淀區&ld;中小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rd;項目,開始進行&ld;課程建設與實施策略&rd;方面的研究,經過積極探索與嘗試,傳統文化教育在八一學校已經逐漸全面、系統地鋪開,形成了國學必修、學科滲透、傳統技藝和文化活動四類課程。并基本形成了小學、初中、高中全學段貫通,文互補多學科滲透的格局。小學重在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受力,通過讀誦《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文集,規范言行,吟誦積累;初中重在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力,舉辦&ld;論語文化周&rd;,課程兼顧活動浸潤經典,筑起學生的精神家園;而高中階段課程則側重解力,引導學生通過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得失的探究,分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學習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的方法,培養家國情懷。學段貫通推進,為學生逐步走近、融入傳承傳統文化搭建起一道教育階梯。高中語文教研組自主開發了《詩經往事》、《來自孔子的智慧》、《美麗漢字》、《古文觀止選讀》等6門校本課程。同時,引進臺灣國學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每周一節選讀經典《論語》。豐富的課程資源,為不同基礎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
據悉,八一學校高中每學期都有一周的&ld;文化游學&rd;,讓學生在集體行走中,觸摸古老文明與燦爛文化的脈動。文化尋根探訪已經形成系列:齊魯文化行‐‐走訪三孔,登臨泰山;江南文化行‐‐訪金陵,訪紹興;中原文化行‐‐訪洛陽,探龍門石窟;西安文化行‐‐游大雁塔,觀兵馬俑。每一處文化之旅都要參觀當地的博物館、紀念館、著名書院。通過游學,讓學生觸摸歷史文化的脈搏,感受中華優秀文化的滋養和浸潤。
同時,國學社、京劇團、話劇社、文學社、書法社等豐富的社團活動,也為八一學校推進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沃土。國學社通過國學講座、頌讀經典,品味中華文化與先賢思想的珍貴價值,收獲對歷史和民族的虔誠和和一顆自然和美的心靈。藝緣京劇社一直遵循&ld;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傳承國粹京劇、活動育人&rd;的辦社念,排練了《天女散花》、《孫悟空斗羅漢》、《霸王別姬》、《貴妃醉酒》、《孔子拜項橐》等許多經典劇目選段,還經常聽講座、看演出,普及京劇,傳承國粹。書法社把學生的習字過程,看成品德情感滋養的過程,潤物無聲地對學生進行品德情感的熏陶。悟字品如人品、悟思想情感、悟做人道。
北京市八一學校是海淀區&ld;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建設與實施策略研究&rd;課題的實驗示范校,是海淀傳統文化教育沃土中的一朵瑰麗之花。在課題的引領下,全面、系統、卓有成效地展開了傳統文化教育,形成了國學必修、學科滲透、傳統技藝和文化活動四類課程。
在小初高中各學段,多學科分階段漸進融入,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目標。小學著重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受力,規范言行,吟誦經典;初中重在增強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力,課程兼顧活動浸潤經典,筑起學生的精神家園;高中側重解力,學習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的方法,培養家國情懷。
八一為學子提供了豐富的國學課程,讓孩子們充分感受文化內涵。高中語文教研組自主研發《詩經往事》、《來自孔子的智慧》、《美麗漢字》、《古文觀止選讀》、《唐宋詞十八講》、《紅樓夢十八講》等6門校本課程。同時,通過海淀區傳統文化課題組,引進中華書局推薦的臺灣國學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豐富的課程資源,為不同基礎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
八一的環境建設也處處透出典雅與厚重,充滿了書香與靈秀。無論是亭臺水榭、回廊畫棟,還是青松綠柏,唱鳥游魚,都傳遞出陽光、文明、雅趣的美好。培養品德好、品行優、品位高的優秀學子,是八一學校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一貫的努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