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糾結的二孩賬本:養得起嗎 帶得了嗎
&bsp; 二孩政策全面放開,本該是個皆大歡喜的事情,對于國家來說,老齡化現象得到了緩解;對于家庭來說,為家族添丁進口也是一件大喜事兒。但是,為什么現實中,人們在談及生二孩時,要算一大筆賬呢?比如,要不要生?生了養得起嗎?生了又該誰來帶?總之,生二胎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因為意外懷上了二胎,陳靜怡一家平靜的生活來了一場不小的&ld;地震&rd;。
更讓她感到意外的是,在她向全家人拋出&ld;生,還是不生&rd;這個問題時,竟然沒有人愿意第一時間表態。
一小段尷尬的沉默后,老公打破僵局把&ld;球踢了回來&rd;:&ld;看你吧,生不生我都支持你!&rd;一旁追著給2歲孫子喂飯的公婆附和著&ld;嗯&rd;了一聲,沒再插話。
而她自己也沒了底氣。
一個接一個的現實問題,橫在眼前:她和老公都是普通上班族,每月工資養一個孩子已經存不下什么錢;母親身體不好,家里還有快90歲的姥姥需要人時刻照顧,而公婆已經被大孫子纏得分身乏術;她自己,剛花了1年時間好不容易&ld;追&rd;回了懷孕和生產期間落下的工作狀態,重新回到公司主力陣容……
這樣的尷尬和糾結,不只發生在陳靜怡一家。對正在&ld;奔四&rd;的80后一代而言,體驗了獨生子女成長的孤寂,大多渴望給下一代一個有陪伴的童年,可現實的種種,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今年,天津市婦聯在《天津市家庭建設現狀及需求調查》中,對&ld;是否愿意生育二孩&rd;對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超6成市民贊同生二孩;然而被問及自己到底會不會生二孩時,724%表示不想再生,還有一些正在猶豫,而明確表示愿意生的僅占1612%。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家庭都不想再生二孩。
錢,是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天津市婦聯的調查顯示,覺得&ld;經濟負擔過重&rd;和&ld;太費精力&rd;,成為人們想生而不敢生二孩最現實的兩大障礙。其中,4872%的人認為再多養一個孩子經濟負擔太重。
那么,養個孩子到底需要花多少錢?其實,不少熱心網友早就操碎了心,算出很多版本的養娃賬本。
有的直接喊出&ld;先存100萬,再生老二&rd;的口號;也有的確實進行了一番細致的盤算:比如從早教課、琴棋書畫補習班,一直算到大學畢業;從第一口進口奶粉算起,并把自己懷孕起每天吃的進口水果、營養品也一并加了進去;還有的一步到位,把將來倆孩子需要換大車、換大房子的錢也全都加進來……
&ld;越算越覺得,再生一個肯定降低現有的生活質量。&rd;33歲的董姍姍自幼家境殷實,不怎么缺錢花。她人長得漂亮,喜歡買名牌包,也喜歡跟一群朋友時不時聚個餐、旅個游。她的觀點在朋友中也贏得了不少支持派,&ld;女人不能當孩奴,生了孩子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人生。&rd;
她每月花6000多元請了育兒嫂,幫婆婆在家帶孩子;隨后把孩子送進每月7000多元的私立幼兒園。孩子吃的、用的,都是直接到商場里買進口的,一輛高景觀全進口嬰兒車就花了1萬多元,又花了8000多元買了一輛輕便的傘車。紙尿褲和奶粉都必須是鉑金版的,衣服也件件是名牌,&ld;必須要給孩子用最好的,要不就不生。&rd;
而當她喊出&ld;生不起二胎&rd;的時候,身邊不少朋友大跌眼鏡。她曬出收入明細:自己在一家央企工作,月收入15萬元左右;老公創業開公司,正在起步階段收入并不穩定。如果再生一個,確實難以維持現在的生活消費狀態。
&ld;養不養得起,每個父母心里應該有自己的賬本。&rd;今年32歲,已經是兩個男孩媽的李娟認為,只要夫妻倆有穩定收入,基本不存在養不起兩個孩子這個問題,&ld;以前老一輩,生十個八個不都養大了嗎?怎么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反而養不起?&rd;她看來,很多東西不是只用錢來衡量,&ld;沒有什么比孩子成長中的陪伴更加珍貴。&rd;
正如李娟所說,希望&ld;孩子之間有個伴&rd;是生育二孩的主因,占327%;此外,&ld;彌補獨生子女性格缺陷&rd;&ld;希望要一兒一女&rd;&ld;年老后需要孩子照顧&rd;這三個原因占比也超過10%,分別為158%、155%和128%。
李娟和老公月收入1萬多元,為了照顧孩子跟公婆一起同住在老房子里,不買進口奶粉,小哥倆的衣服都是親戚朋友送的,在家門口上每月1500多元的公立幼兒園,&ld;感覺養孩子沒那么大經濟壓力呀,我們每年還能帶孩子在周邊旅游。&rd;
然而讓她感覺最無力的,是兩個孩子一起生病的時候。&ld;夜地跑醫院、陪床,跟著揪心,常常是孩子病好了,大人也累垮了。&rd;將來孩子大了,還要考慮興趣培養、學習輔導等很多問題,她認為,養第二個孩子的成本一定不是成倍增長那么多,但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培養他們確實需要付出成倍的精力和心血。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男性對生二孩的支持率為646%,要略高于女性的623%,換句話說,男性更想要二孩。
&ld;不用他生,養也不怎么管,他說起來當然輕巧!&rd;提起老公想讓她再生個老二,王俏眉毛一挑,眼睛一瞪,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ld;讓他自己生去吧!&rd;
王俏今年37歲了,當初懷孕生孩子吃了不少苦,第一次懷孕到第三個月突然死胎,第二次懷孕又趕上宮外孕,直到第三次才終于順利生下女兒豆豆。這前前后后好幾年,不僅身心備受折磨,還因為長期休假在家,原來挺好的工作也丟了。
為了孩子,她覺得這些都值得。可養孩子引發的矛盾也在一點點蓄積。老公的老家在外地,幫忙帶孩子的任務自然都落在自己父母身上。為了照顧孩子方便,一家三口干脆住在了老人家里。王俏心疼父母,一下班就往家跑,幫著帶孩子、干活,晚上照顧孩子睡覺也常常休息不好。
&ld;感覺這兩年,自己老了好幾歲。&rd;王俏看了一眼鏡子里的自己嘆了口氣,黑眼圈和魚尾紋好像一下子都跑了出來。最讓她窩火的是,她老公的生活并沒有絲毫改變,照樣出差加班,朋友聚會也一個不落。平時下班回家老人已經把飯做好擺上桌,他自然樂得清閑當起了甩手掌柜,心情好的時候就陪孩子玩一會兒,孩子一哭鬧就躲得遠遠的。
王俏也發現,生娃前后,人的工作狀態也會發生&ld;神奇&rd;的變化。一般來說,女同事當媽后,一下班就往家跑,一分鐘都不愿意耽擱;而男同事當爹之后往往都更加&ld;敬業&rd;了,以前沒到下班點就恨不得提前溜號的,現在都下班半小時了,還坐在電腦前巋然不動,領導問起便稱&ld;還有些工作沒完成&rd;。王俏這才心領神會,&ld;不用回家看孩子,還能讓領導賞識,一舉兩得啊!&rd;
王俏自己就經歷了生孩子過后,在前東家&ld;坐冷板凳&rd;的待遇。因為請假時間過長,等她休完產假回去上班,自己的職位早已被新人&ld;占坑&rd;了,她則被調換了崗位,工資也降低了不少。老板也很為難,&ld;你休假那么長時間,我們不能不找人接替。&rd;王俏的第二份工作,是托關系在一個朋友自己開的公司做會計,她坦言,生孩子確實會造成女性職場斷檔期,&ld;女性在職場就是弱勢群體啊,大家心照不宣,如果你生兩次,請兩次假,肯定不招老板待見。&rd;
&ld;現代女性,要工作、要生養孩子,還要有自己的生活,真的不容易。&rd;董姍姍說,身邊的人總勸她再生一個,但她內心里是不希望被孩子徹底套牢,也不愿意將來做全職主婦,&ld;我想趁這幾年還年輕,再去讀讀書,或是偶爾可以出去走走看看。&rd;
李娟現在每天下班和周末的時間,全都用來陪兩個兒子。每年一次的家庭短途旅游也是全家總動員,她說,&ld;確實不再有二人世界了,可我們覺得,和孩子們一起才是最幸福的時刻。&rd;
(應受訪人要求,文中采訪對象為化名) (來源:中國青年報&iddt;中青在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