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培訓熱來襲家長患上報班糾結癥
寒假近在眼前,孩子們期盼已久的假期終于要到了,但是一波接一波的培訓班狂潮來襲,孩子們的這個寒假貌似又要&ld;泡湯了&rd;。雖然深知家長們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們好,但是把孩子們的假期時光安排的滿滿的,他們又怎能開開心心的度過這個假期呢?所以,還是呼吁廣大家長朋友們還是有選擇性的給孩子們報班吧。
隨著中小學(微博)生陸續進入寒假假期,培訓市場也立馬變得火熱起來,各種招生宣傳迅速升溫。和每學期末一樣,近期,不少培訓班、輔導班已經在學校門口、社區附近派發宣傳單,甚至邀請家長免費試聽并贈送禮物,推廣活動如火如荼。內容基本都是各種培訓班的寒假招生廣告,從文化課補習的基礎課程,到作文、書法、美術、聲樂、器樂、舞蹈、圍棋等專業類的特長輔導,再到武術、網球、跆拳道等體育類的特長培訓,對于不少家長而言,這還是有著相當的吸引力。
&ld;孩子放寒假后,我和老公還在上班,讓孩子一個人在家,我們不放心。&rd;孩子正在讀五年級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已經在多方面了解、比較各輔導班的情況,想要在寒假給孩子報班。&ld;一方面是擔心自己沒有時間為孩子輔導作業,另一方面也想讓孩子鞏固一下上學期的知識,預習新的課程,在寒假里能提高學業。&rd;
和王女士一樣,不少家長也紛紛籌劃著是否要把孩子送進培訓班,給孩子&ld;加餐&rd;。在各大教育論壇上,也不乏家長們討論報班的聲音,其中,&ld;要不要報班&rd;&ld;報什么班好&rd;成為討論的焦點。
之所以讓孩子在寒假報班學習,多半是因為&ld;家長太忙,培訓班能幫忙照顧孩子&rd;&ld;讓孩子夯實學業基礎,在寒假實現超越&rd;&ld;學一門特長,開發潛力&rd;……但很多家長對于報班也很糾結:擔心不報班的話,孩子學習跟不上,比別人缺少技能沒有優勢;報班的話,又擔心孩子太累,拔苗助長恐怕適得其反。
寒假本該是孩子休閑放松的時間,在寶貴的假期里上培訓班、輔導班,孩子們是否樂意?近日,記者隨機對小學生做了一個小范圍的調查,其中,超過七成的受訪孩子明確表示,寒假最討厭的是補課。一個三年級的女孩小欣說:&ld;這個寒假我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補課。寒假是為了讓我們放松的,不是用來補課的。&rd;這也代表了不少孩子的心聲。
還有不少孩子表示曾因假期報班問題,與家長起過爭執。正在讀五年級的小新告訴記者,&ld;從我期末復習開始,我媽就旁敲側擊地問我要報哪些補習班,我真想直接告訴她,我什么都不喜歡,寒假我才不要上補習班呢。&rd;
從相關調查中,孩子們普遍的心聲也得到了印證。上海市少年兒童研究中心曾進行過一項關于&ld;上海少年兒童閑暇生活狀況&rd;的調查,調查顯示,近五成的兒童認為父母希望自己去進修,近三成的兒童則認為父母希望自己去上輔導班或者接受家教輔導,只有兩成的兒童被父母允許去自主安排閑暇生活。孩子們說,在假期中,家長通常會給自己安排各種各樣的特長班、補習班,有超過半數的孩子參加了3個或3個以上的特長班、補習班。也就是說,孩子雖有假期,但卻不能自己做主,大多數人的假期是父母安排,超過半數的孩子對自己的閑暇生活狀況不夠滿意。
實際上,包括寒假、暑假、雙休日以及節日長假在內,這些都是孩子的閑暇時間,接近一年中的一半時間。這些閑暇時間對于孩子而言,不可謂不重要,若家長一味地安排補課、報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假期&ld;品質&rd;。
孩子的寒假究竟應該怎么過才好?在復旦(微博)大學博士、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看來,假期是一個勞逸結合的閑暇時間段,是一個培養個人興趣的時間段,是一個放松心情的時間段,更是一個拓展視野的時間段。他認為,對于孩子而言,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并非忙碌奔波于各種補習班之間,并非成天浸泡在應試作業和練習之中,而是熱情擁抱大自然,積極體驗大社會,快樂閱讀經典名著。這樣有意義的假期,也需要家長創造條件才能實現。
&ld;在假期開始之前,家長不妨與孩子共同商量,一起擬定一份假期安排計劃。寒假期間,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了解中國的民俗文化,了解各地的春節習俗,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把孩子帶到傳統習俗保留較好的地方進行考察。&rd;此外,他還建議家長和孩子都應充分利用公共開放的教育資源,如圖書館、博物館等,并鼓勵孩子多花些時間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郭元婕看來,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ld;個性化&rd;的休閑方式。比如,熱愛旅游的孩子可以設計自己的行程、選擇同行的伙伴;喜愛閱讀的孩子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閱讀計劃;平時沒有時間和朋友多交往的孩子,可以利用假期多拜訪同學和伙伴,一起組織些共同喜愛的活動;平日里沒時間陪長輩的孩子們可以選擇到長輩家居住一段時間,陪伴他們,共同生活;喜愛美食的孩子,可以利用假期,跟長輩學習烹飪,為將來獨立生活做準備。
&ld;孩子的寒假可以有多種方式,沒有一定之規,但是要能&ls;增益其所不能&rs;,有效地利用閑暇時間,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加豐富的人。&rd;郭元婕說,家長要把寒假還給孩子,讓孩子自己來選擇寒假的過法。
在美國,長達三個半月的假期,老師大多會給學生布置&ld;做義工&rd;的任務:比如在流浪者收留中心為無家可歸的人做飯,在圖書館幫圖書管員書籍,在學校幫助同學輔導功課等。返校后,所有做過義工的學生會把自己的&ld;義工作業&rd;通過照片加日記的形式發到網上,與同學和老師們分享。一些名校會將&ld;做義工&rd;作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關系到學生將來能否進入一流大學。
在英國的寒假中,不少學生通常會用假期的時間打工或者實習。中小學生的假期工作以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和服務業工作為主,包括幫助父母擦汽車、為鄰居剪草坪、在社區內送報紙等。錢雖然掙得不是很多,卻擁有了面對社會、獨立處問題的機會。一個假期下來,不但能掙幾百英鎊,而且具體的工作使他們變得自信、老練。
法國葡萄酒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因此不少中小學校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法國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產地進行工業旅游,對法蘭西民族的歷史和傳統進行具體和形象的了解,并親手學習釀制葡萄酒。
日本的小學寒假作業除了少量常規的學科作業外,還比較重視動手能力的養成,比如要求手工編織毛衣或手工搭建小木屋等手工勞作。自主研究也是假期作業的重點,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去觀察、調查、實踐,然后將結果,配上說明文字,開學時提交。期間的選題豐富多樣,如&ld;下水道井蓋調查&rd;&ld;恐龍滅絕探究&rd;&ld;喇叭花的生長過程&rd;&ld;觀察星星&rd;等。
在韓國,吃苦和修學是學生在假期活動的主要內容。中小學生假期通常會學校組織參加一些活動,離開家去一些旅游地或野外爬山、游泳,以培養團隊精神,通過吃苦鍛煉堅韌的民族氣質。這其中最有特色的當屬韓國的軍訓了,他們的學生軍訓顯得更加&ld;真刀真槍&rd;,一些講究技巧的訓練例如&ld;繩降&rd;,冬天的&ld;雪地赤膊&rd;似乎顯得過于&ld;苛刻&rd;,但卻讓孩子們通過這些活動強健了體魄、鍛煉了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