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吐槽幼兒園作業(yè):通宵捏憤怒的小鳥
&bsp; 家長們吐槽幼兒園作業(yè)奇葩的現象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每次經過媒體的曝光,都能引發(fā)一眾家長的熱議。日前,一爸爸反映,幼兒園布置作業(yè),讓其捏了一晚上的憤怒的小鳥,結果自己差點都憤怒了。聽到這個消息,大家可能是又生氣又想笑。為此,各方是不是都應該自我反思一下呢?學校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讓作業(yè)成家長和孩子的負擔;做家長的,要解老師布置這項作業(yè)的良苦用心。
&ld;幼兒園的作業(yè)簡直可以用&ls;夸張&rs;來形容,每次一聽到學校布置作業(yè),全家人掙扎的時候就到了,做一次怕一次。&rd;最近,多位市民向記者大倒苦水,&ld;做汽車、做刺繡等等無奇不有,孩子根本做不了,都是大人在做,學校能不能考慮下家長的感受。&rd;幼兒園竟有作業(yè)?娃娃們的作業(yè)都是家長的&ld;鬼見愁&rd;?記者進行了調查。
看似平常的手工作業(yè),在很多家長眼里卻成了&ld;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老師布置不來&rd;的難題。
&ld;一個標本難住全家三代人,這個標本可不簡單,先要捉蟲子,然后制作標本、固定標本,關鍵還要給標本進行各種精美的裝裱。&rd;家長孫媽媽說,&ld;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到網上淘寶,發(fā)現從幾毛錢到幾千元的標本都有,還可以負責裝裱,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都有,取了個巧,花50元裝裱好的蝎子標本給學校送過去,總算把這件事&ls;蒙混&rs;過去。&rd;
&ld;別說小孩做不來,不是專業(yè)人士都不知道從哪里下手,上次學校布置作業(yè)讓捏憤怒的小鳥,孩子睡了,我一個人坐著捏,硬是捏了一個通宵,小鳥沒憤怒,我憤怒了!&rd;家長張爸爸吐槽。
簡單一點的繪畫難不住家長,但很多老師都不走尋常路。某幼兒園給孩子的繪畫作業(yè)要求:畫里要有山有水有樹,人物必須具有云南民族特色,而且必須用水粉畫。&ld;拿得了手術刀卻拿不了畫筆。&rd;夫妻都是醫(yī)生的朱先生夫婦就被難住了,&ld;小孩子連顏色都認不全,水粉更不知道是什么,這種作業(yè)不是為難家長嗎?但也沒辦法,只能到一二一大街買盒水粉,請了個學美術的兄弟,花了3個小時才把&ls;巨作&rs;完成,看著就不像孩子畫的,但老師也不管,還評了個&ls;一等獎&rs;。&rd;
飼養(yǎng)小動物對孩子來說是件好事,但對很多家長來說又是一個大麻煩。家長李媽媽說:孩子回家告訴我老師布置了作業(yè),讓養(yǎng)兔子,只好去花鳥市場買一只,結果后面的問題無窮無盡。&ld;每天都要專門去買大白菜,兔子在家橫行無忌地拉屎撒尿,臭到不行,最后只能用籠子關起來,但家里還是有味道,來個客人都不好意思。&rd;
幫孩子養(yǎng)蠶的呂爸爸則笑著說:&ld;還好小區(qū)里好像就我們家有需求,要不桑樹都得&ls;禿&rs;了。&rd;
&ld;老師讓養(yǎng)一盆植物,每天寫生長日記,孩子連字都不會寫,并且連這些植物叫什么都不知道,從頭到尾,我一個人邊養(yǎng)邊寫,這種作業(yè)說是鍛煉孩子的觀察力,其實就是徒勞!&rd;家長羅媽媽說。
周先生是學藝術設計的,因此成了同事們的&ld;救星&rd;。他告訴記者,很多同事孩子的作業(yè)都是他幫忙做的,&ld;同事和朋友為孩子的事來找我,我從沒拒絕過,數量多到連我自己都忘了。你讓沒有美術功底的人來完成這些作業(yè),基本不可能。&rd;
有周先生這樣的朋友是幸福的,但很多家庭沒那么幸運,奇招都是逼出來的。
一位家長說,很多網店都有手工作品出售,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銷量可觀。另一位家長說,可以網上搜索&ld;代做作業(yè)&rd;關鍵詞,就可以搜出各種&ld;專業(yè)人士&rd;。記者隨后在里找到網名叫&ld;寫手&rd;的賣家,他給記者的報價是:&ld;20元畫一個扇面,不包郵,要的話立馬做了發(fā)貨。&rd;
還有一位家長給記者支招:&ld;孩子不都要送早教嗎,隨便讓他們幫下忙就行了。&rd;
總之,家長的各種奇招,都是奔著一個目的去的‐‐幫孩子完成作業(yè),不讓娃娃丟臉。
&ld;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我們畢竟不是全能的,要想跨界來完成這些作業(yè),只有回學校重新學。&rd;有不少家長質疑,都知道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也知道老師布置作業(yè)旨在增強孩子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的同時,也有加強親子互動的意思,但最終并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
很多家長表示,很想和孩子一起做些有益的親子互動,&ld;請老師出點大人和孩子都力所能及的題目,不要盡出一些使盡渾身解數都辦不成的事!&rd;
&ld;其實這些&ls;家庭作業(yè)&rs;在孩子眼中是非常好玩的游戲,也能促進幼兒觀察、精細動作發(fā)展、語言表達等能力,又讓孩子和爸爸媽媽體驗到交流和陪伴的感覺。&rd;幼兒園園長楊遠帆說,某些活動在幼兒園開展有局限性,如飼養(yǎng)小動物,但在家里就能讓孩子觀察小動物的習性,讓孩子學會照顧小動物,萌發(fā)愛的情感,同時也培養(yǎng)孩子做事的堅持性。凡事應掌握度,只要不成為負擔,都可以開展。&ld;學前期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在當前父母都很忙碌的情況下,應該要提高親子陪伴的質量,不要讓手機等電子產品阻隔你和孩子的交流溝通。&rd;
云南青少年教育專家余允珠認為,從美學教育的角度來說,讓孩子感受美,從而向善,這本來沒什么錯,但對孩子進行趣味性培養(yǎng)的同時,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讓他成為老師的負擔、家長的負擔,而孩子成為旁觀者,要讓孩子用童眼看世界。另外不能拔苗助長,不能用超標的要求來要求孩子。
記者 包濤(春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