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吐槽營養餐:變味食物用百元現金代替家長不買賬
&bsp;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與未來,他們的健康成長,與家庭幸福、社會穩定息息相關。為了兒童的健康成長著想,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少年兒童工作。比如,此前各地陸續推出的兒童營養餐計劃,該計劃的實施目的就是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但是,效果如何呢?
兒童營養餐顧名思義應當是兒童的專利,在兒童上學期間為他們搭配一些有營養的食品,補充身體必須的能量。這項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到基層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頭上。
但是,一些地方的兒童營養餐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有點兒&ld;變了味&rd;。以筆者所在東部地區農村為例,鑒于以往配送食物的過程中,出現過&ld;縮水&rd;或食物變質的問題,不少領導怕擔責任,于是把發放食物改為發放現金‐‐讓學生自己隨意買,愛吃什么買什么。而一些基層農村學校為了省事,改為一個季度發一次。不過,因為怕學生把錢弄丟了,所以學校按季度給家長發錢,每個季度100元。
如果這筆錢給學生,100元還能買一些食物。但一旦發到一些貧困家長的手里,這100元經常會被改作他用,比如變成家庭的&ld;扶貧款&rd;。另外,這筆錢雖然不多,家長卻必須親自去領。以筆者所在的東部地區農村為例,如今家長外出打工的工資都高了,有的一天能掙200元到300元不等。但為了領這筆錢,一些家長不得不請假回家。有時,100元還不夠誤工費。
而這筆錢的領取過程較為繁瑣,讓家長比較為難。據筆者了解,家長按照規定的時間來到學校,卻不一定能馬上領取這筆錢。因為領錢要簽字畫押,有的家長不識字只能按指印。而學校的印泥有限‐‐只能一個班一個班地領,輪流使用印泥。有的家長一等就是幾個小時,腿都站麻了,不吐槽才怪呢!
還有,在一些地方,營養餐補助和扶貧款不兼容。據筆者所知,不少學校同時會發放營養餐補助和貧困兒童扶貧款。但是,有的學校規定,領了貧困兒童扶貧款就不能再領營養餐補助,這引起一些家長的質疑‐‐營養餐和扶貧款壓根兒就不是一回事!盡管如此,家長不方便問,也不敢問‐‐這是給錢的好事,問多了,萬一給掐了呢?
營養餐補助也好,貧困兒童扶貧款也罷,都是黨的惠民工程。為什么給錢的好事會變得這么別扭呢?筆者真心希望相關部門做好制度設計,不要再有這些尷尬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