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男教師越來越少 工資待遇低是主要原因(2)
女教師所占比例過高,對學校的人事安排帶來沖擊
&ld;&ls;全面二孩&rs;政策實施后,四年級12個班,這學期就有8位教師懷孕,其中兩位需要請假保胎,其他幾位也很難像平時一樣承擔教育教學任務,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教師,就很難正常運轉。&rd;近日,山東省壽光世紀教育集團分管小學部的副校長畢英春為此頗為頭疼。
&ld;女教師所占比例過高,當前首先對學校的人事安排帶來了沖擊。&rd;劉檁說,&ld;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女教師懷孕、生育集中,這一壓力更加凸顯,學校人事安排壓力很大。&rd;
不少校長反映,一些日常管、后勤、教輔等崗位,尤其是寄宿制學校夜間值班等,女教師很多時候都不便安排,但這些工作又不能不做。
&ld;從學科教學的角度來說,部分崗位也確實需要男教師,比如體育教師崗位。&rd;煙臺市芝罘區姜家小學校長楊建維這樣說。
有教師認為,&ld;此外,有些學科如數學、科學、信息技術等,需要教師有縝密的思維和很強的邏輯推能力,男教師會比較勝任,而女教師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rd;
并且,男教師更具創造精神,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實驗中學校長管紅麗介紹,現在很多男孩子都喜歡玩游戲,而女教師大多對此不感興趣,因而很難深入引導教育學生。目前,&ld;創客&rd;教育方興未艾,但很多女教師對此并不感興趣,因而很難真正走進中小學。此外,女教師大多也不愿參加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在對男生的心疏導方面,女教師也明顯缺乏優勢。
為什么男生都不愿意當老師了?
一位剛畢業的師范生談到自身的經歷:&ld;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入教師隊伍,收入3000,除去房租、水電、吃喝,一個月下來囊中羞澀。&rd;
影響教師男女比例失衡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職業收入水平相對較低。
而一般情況下,社會對男性賦予的職責之一是組建家庭并承擔養家的重任。而面對低收入的現狀,很難完成自身的角色使命,因此,教師這一職業對于男性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教師工資待遇還沒有達到吸引一流人才從教得目的。
中小學教師工作內容常包括備課、教研、聽課、開會、批改作業、教學反思,撰寫各種業務學習、政治學習、讀書筆記等。另外班主任還要負責班級紀律管,早晨組織學生晨練,晚上領學生打掃衛生,自習課輔導學困生等等。除了這些,許多隱形的勞動付出還沒計算在內,責任劃分不清更是讓老師多了很多隱形的工作負擔。
&ld;學校好不容易招了一名男教師,但感覺他靜不下心,在學校呆了不到8個月,就跳槽了。&rd;江南一所小學的負責人無奈地說,為了留住那名男教師,她和副校長一同上門做工作,但還是沒能留住人。她認為,偏執的就業觀念加速了男教師的逃離。
那么,當年逃離的姜老師是怎么想的呢?如今的小姜現在武漢一家汽車雜志社做編輯。前年,剛從教育學院畢業的他,通過武漢市的人事招考,進入一所小學教書。在學校里,他教過英語(精品課)、信息以及實踐課。&ld;小學的女教師很多,我任教的小學更是如此,規模不大,學校的教職員工有32人,可是,加上我,男教師只有2人。&rd;小姜說,小學的事情比較瑣碎,全是圍著孩子轉。久而久之,他覺得自己也變得&ld;娘&rd;起來,每次參加同學聚會,他總要被拿來取笑一番,心里不是滋味。
湖北二師大三男生小文也道出了師范男生們的心聲:&ld;即使是專科的男生也不愿當小學老師,如果進不了中學,大家往往會選擇考研(課程),或干脆在求職時避開教育系統。&rd;這一觀念在大學男生中很具代表性。長期以來,社會上就有一種偏見,男性當小學教師會被認為&ld;沒出息&rd;。
&ld;你要他們來才行呵,師范院校即使校園再漂亮、教學能力很強,但有些男生一聽說&ls;師范&rs;兩字就不來了。&rd;李建強說。
的確,在現在的師范院校中,專業設置大多是以文科為主的。
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馬敏認為,師范院校可以適當地調一下專業結構,&ld;體育這些專業,可以多培養一點男生。另外,增設物、信息這些學科,可能男生就會多一點。&rd;
也有老師認為,要想扭轉師范院校&ld;女兒國&rd;現狀,必須從讓教師職業能吸引男生入手,這樣才有望拯救&ld;男教師危機&rd;。
&ld;男人在家庭里肩負著養家育子的重任,是家庭的中流砥柱。男教師在中小學的事業發展空間不大,僅有的工資待遇難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不能像大學那樣通過職稱的評定,提高自己的地位,享受應有的津貼和榮譽。要拯救男教師,就必須合地提升教師的經濟和社會待遇,老師們無后顧之憂,才能安心教學。&rd;騰訊網友邵志秋表示。
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會長吳穎民則認為,除了提高大家對教師行業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小學教師薪酬待遇外,還要改變固有觀念。&ld;不少人認為男人就是做大事的,小學工作太瑣碎,這樣的社會輿論會影響男性進入這個行業的積極性。&rd;吳穎民說。
目前而言,教師職業已有&ld;教師資格證&rd;這個門檻,但僅有這個還不夠,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盧曉中認為,要吸引更多的男老師,甚至更多優秀的人進入教師行業,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教師專業化。&ld;不僅會教書、教好書,還要在一堂課內實現情感價值觀的傳遞。&rd;要讓教師的職業像醫生、律師那樣,變得有挑戰性和專業性。只有需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富有挑戰性,男教師才不會過早出現職業倦怠的情況。